松花江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民生 民生新闻

中秋节话“秋”与“ ”月

2019-09-16 09:13    松花江网
 

  图二:“月”的字形演变

  图一:“秋”的字形演变

  “秋”

  秋天,对于不同的人而言,代表着不同的意象,或充满丰收的喜悦,或感怀萧瑟的凄凉……而“秋”的字形本身也让人产生诸多联想。成熟的果实红似火,满山的红叶红似火,是秋天里常见的景象……似乎从这些角度都能对“秋”的字形做出解释。但如果追根溯源的话,“秋”这个看似一目了然的字形,其实有着另外的含义。

  “秋”字在甲骨文中写成如图一的形状。前一种字形很像一只长着触角的昆虫,但究竟是哪种昆虫呢,文字学家们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是蟋蟀,理由是“虫以鸣秋”。古人发现,蟋蟀一般在秋天鸣叫,因此,借其形体,表示“秋天”。也有人认为是蝗虫,因为商代的人管蝗虫叫“虬”,而甲骨卜辞中不乏以“虬”代“秋”的用例,比如“今虬其有降疫”“今虬多雨”等,其中的“虬”都指秋季。可见,在古人眼中,蝗虫跟秋天关系密切,用它来表示“秋”,是很自然的事情。后一种字形,上面仍然是昆虫的形象,下面增加了“火”。一般认为,这表示农民在收获庄稼之后,用火焚烧秸秆,在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灭除田间的害虫。但也有解释认为,加“火”表示秋天禾谷成熟,远看似火灼。还有人用《诗经·豳风·七月》中的“七月流火”来解释“秋”中有“火”。农历七月,大火星向西落下,天气转凉,意味着秋天的到来。每一种解释似乎都有其道理,而这些推断都指向共同的方向,即“秋”最初的字形跟农作物成熟与收获的季节有关。

  籀文时期,“秋”字写成如图一的形状,可以看出其字形当中被添加了“禾”,这进一步表明它的意思跟农作物有关。而到了小篆,原来字形中的昆虫就消失不见了,写成如图一的形状,这已经跟它现在的写法非常接近了,只是“禾”和“火”的左右位置刚好相反。

  许慎《说文解字》:“秋,禾谷孰(熟)也。”“秋”本来表示收获、收成、成熟的庄稼等意思。例如《尚书·盘庚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大致意思是说,农民只有努力耕作,才能有收获。后来,“有秋”成为一种固定的说法,用以指丰收、丰年等意思。例如宋代范成大《颜桥道中》:“处处田畴尽有秋。”描绘的是农田里一派丰收的景象。现在,人们仍然使用“收秋”一词,表示收获成熟的农产品,用的也是“秋”的最初的意思。

  收获的季节就是秋天,因此,“秋”自然而然含有“秋天”的意思。《诗经·卫风·氓》中的“秋以为期”,是女子跟心上人约定秋天为婚期。《管子·四时》:“春嬴育,夏养长。秋聚收,冬闭藏。”则指出了春、夏、秋、冬四季各自的季节特征。

  古人用春、夏、秋、冬四时搭配五行。秋属金,而金色白,可见,“金秋”“白露”中表颜色的字是有其特定来源的。“白露”原本是指秋天的露水,例如《诗经·秦风·蒹葭》中的名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如今,“白露”一词则主要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名称为人们所熟知。

  在我国北方地区,每到深秋时节,草木凋零,自然界笼罩着萧条、肃杀的气氛,“秋”由此多了“悲愁”的色彩和含义。古时把年老而不得意的文人叫做“秋士”,例如《淮南子·缪称训》:“春女思,秋士悲。”

  在古人的观念中,秋季代表“肃杀”,因此,凡事崇尚“顺天而为”的古人,通常把行刑问斩之类的事情安排在秋季执行,也就是所谓的“秋后问斩”。而且,与律令、刑狱有关的事情,往往被冠以“秋”。比方说,“秋曹”是刑部的别称,“秋宪”指刑法或司法、监察官员及官署等。一般认为,“秋”在“愁”的字形当中表示读音。然而,从“秋”隐含的“悲愁”之义我们可以看出,既然“愁”的主要意思是“忧愁”,那么,它跟“秋”之间的联系,显然不仅仅是读音。

  “秋”由秋季的意思发展出表示一年的时间,比如古代文献中大量出现的“千秋万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诗经·王风·采葛》中的“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由于前一句有“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后一句有“一日不见,如三岁兮”,与之并提,所以,“三秋”在这里显然指的不是三年,而是长于三个月、短于三年的时间,即三个秋季,相当于九个月。

  “秋”由表示季节名称的意思还发展出某一时期、某一时刻这样的含义,而且常常含有不好的意思,这大概也跟秋季肃杀的隐含意义有关。例如诸葛亮《出师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再如,“多事之秋”一般用来形容政局不稳定、变故多的时期。

  正如刘禹锡诗中所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国文人雅士向来有“悲秋”的传统,并由此产生了无数诗词名篇。然而时移世易,对于现代人而言,提到秋天,已经少了伤感,更多想到的是秋高气爽的天气、斑斓美丽的景致,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飒飒秋风至,涟涟秋水长,莫负好时光。

  “月”

  中秋节这一天,中国人有一边围坐赏月一边品尝月饼的风俗。那么,你对这“月亮”的“月”、“月饼”的“月”有多少了解呢?你知道它有哪些文化内涵吗?

  “月”在甲骨文中写成如图二的形状,像月牙之形。可见,这个字从产生伊始就是指月亮。至于为什么用月牙而非满月来表示,一般认为,是因为月亮有圆有缺,而月亏之时多于月满之时,所以,其字不用圆形,以区别于表示太阳的“日”。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月,阙也。”强调的正是月亮不圆而缺损的状态。

  月亮的盈亏变化跟太阳的起落一样,使古人得以借此观测时间。沈括《梦溪笔谈·象数》中说:“凡日一出谓之一日,月盈亏谓之一月。”我国农历以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为一月,因此,“月”由指月亮发展出表示计时单位的功能。宋代苏洵《六国论》中的“日削月割”,“日”和“月”并非指太阳和月亮,而是指它们所代表的时间周期。

  一月之内的日期,农历每月初一称为“朔”,每月最后一天称为“晦”。《庄子·逍遥游》中有“朝菌不知晦朔”。朝生暮死的菌类,不知道一个月有开头一天和最后一天,可见其生命历程何其短暂。大月的十六、小月的十五称为“望”,因为在这一天,太阳向西方落下时,月亮从东方升起,二者遥遥相望,所以称为“望”。朔、晦、望,都是就当天的月相而言的。

  “月”除了表示“月亮”“月份”的意思外,还可以表示“每月的”以及“形状像月亮的”等意思。前者如“月报”“月收入”等,显然是从“月份”的意思发展而来;后者如“月饼”“月琴”等,是由“月亮”之义引申而来的。

  “月”的意思相对单纯,然而,人们对月亮寄予的情感是丰富的。自古以来,月亮就是文人墨客反复吟咏的对象。人们或以“月”寄托情思、乡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或借“月”抒怀言志,探索人生哲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时明时暗,或圆或缺,看似近在咫尺,实则遥不可及的月亮,总能激发人们的万千思绪,引人无限遐想。

  中国人对月亮的情感还体现在古诗文中俯拾皆是的关于月亮的美称、别称上。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称呼月亮,有些以古代传说为来源。比如,传说月中有蟾蜍,因而有缺蟾、素蟾、圆蟾等说法;传说月中有玉兔捣药,因而有兔钩、兔华、玉兔等说法;传说为月亮驾车的仙人名叫望舒,因而有素舒、圆舒等说法。有些则着眼于月亮的圆缺、明暗、起落等不同状态,比如说,用皓月、天眼、玉镜等形容明月,用团栾、夕轮、银盘等形容圆月,用微月、银钩、玉钩等形容新月,用晓魄、旭月等形容拂晓的月亮,用晚魄、晚照、宵月等形容夜晚的月亮……实在是不胜枚举。

  “月”后来作为部首使用,由“月”构成的字大多跟月亮或时间有关,例如:“朗、明、期、朔、朝”等。

  也有一批字,比如“肺、脸、肾、胃、腰”等,它们似乎跟月亮或者时间没有什么关系。那是因为,从现代汉字的角度来看,以“月”为偏旁的字实际上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日月的“月”,另一个则是“肉”,后者多是跟人或动物的身体器官、部位等有关的字。究其原因,是因为“肉”的古文形体,特别是其小篆字形,跟“月”的小篆字形极其相似。所以,当汉字发展到隶书、楷书阶段时,用作偏旁的“肉”与日月的“月”,就合二为一了,这就导致“朦胧”和“肥胖”的左偏旁是同一种形体。

  有趣的是,无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观点,还是现代医学实验研究,都认为月亮的盈亏变化,也就是月相以及与之相关的月球引力潮,确实与人体状态,存在着一定关系,可能导致人生理、心理方面的某些变化。可见,月亮的阴晴圆缺影响的不仅仅是人的情感,还会对人的肉体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轮明月,承载着华夏儿女对亲人、对家乡、对祖国的万千情愫和深情厚谊。中秋之夜,愿明月照亮八方,温暖你我。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家庭主妇报》、《都市新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家庭主妇报》、《都市新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陈律师(法律顾问)0432-62099222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