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民生 民生新闻

东电王健泽:大学生志愿者的领头羊

2022-05-01 07:32    松花江网

  站在东北电力大学第十五宿舍楼的门口,身着防护服的王健泽缓缓伸开双臂,扬起额头,挺直腰板,沐浴着清晨的阳光。温暖的日光透过防护面罩洒在他的脸上,那么舒适、惬意。这是王健泽每天最轻松自由的一刻。但是这个时刻的欢愉却只有短短几十秒。因为前方还有更多充实而又“辛苦”的工作在等待着他……

  “我是党员,我先上!”

  2022年春,新一轮的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王健泽所在的东北电力大学计算机学院第一时间组建了防疫志愿者队伍。当他看到招募志愿者的信息后,心中涌现出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我是党员,我先上”!于是,他立即与学院老师申请加入志愿工作。

  经过学院审查,王健泽符合志愿者的条件,成功入选,并在第一时间投身工作中去。因为什么事都抢着干、争着上,王健泽给学院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几天的工作后,王健泽承担起学院防疫志愿者总负责人的工作,全天协助老师们开展各项防疫事务。

  当谈及为什么要争当防疫志愿者时,王健泽说:“我的父母都是党员,也是卫生系统的公职人员,他们一直战斗在一线,这也让我感受到了党员的责任。疫情当下,党员就应该冲锋在前,我能够成为其中的一份子,我很骄傲!”

  “一个月,我瘦了18斤”

  从封寝至今,王健泽每天6点起床。当寝室的同学还在熟睡的时候,王健泽已经开始起床准备一天的志愿工作。学校十五学生公寓近1000人,每天需发放3000份餐食、1000份水果、2000份矿泉水、1000份饮料,还有1000份防护物资和日用品,平均每天要卸下近8000件物品并进行物资分配。除此之外,他每天帮助各楼层志愿者搬运物资超过15个来回,每天步行大概1000级台阶,每一份餐食、每一件物资、每一阶楼梯都有他忙碌的身影。因为防护服不透气,加之口罩厚实、面罩封闭等原因,王健泽的身上总是汗流浃背。有时候回到宿舍脱下防护服后,衣服一个小时都不会干。

  没当志愿者之前,王健泽的身体有些微胖,减肥一直是他的一个“小梦想”。但没想到,这次志愿工作他竟然还有意外收获。

  “从开始参加志愿工作以来,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我整整瘦了18斤!多少次要减肥都没实现,没想到这次圆梦了。”王健泽笑着说。

  从闹钟叫不醒到比闹钟“醒”得早

  除了解决同学们的一日三餐和物资发放外,王健泽还承担起公寓巡视员的工作,时刻关注同学们是否正确做好防护,如保证楼层人员不交叉、淋浴要有序、如厕不聚集等。从7点到晚11点,每天工作超过15小时。自疫情防控至今,他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400小时。

  有一次,王健泽早上六点半起床发完早餐后,紧接着协调各个楼层负责人通过所在楼层微信群协助老师开展组织核酸检测工作。因为那天检测做得很慢,加上中午送饭等工作,等结束后,晚饭发放也随之而来。除此之外,那天学校送来了很多物资,王健泽和同学们在发完晚饭后又开始了物资的搬运。在忙完这些日常工作后,王健泽在楼下收发室撰写关于宿舍楼打水的预案,安排志愿者值班,检查有没有同学在熄灯后不戴口罩洗漱、洗浴的,等回到寝室已经零点过了。这期间,他没有休息过一刻。

  “连轴转”的工作,让此刻的他腰酸腿疼,躺在床上不知不觉间就睡着了。“我记得这是我最累的一天,第二天早上以为自己睡过头了,闹钟没响我就醒了!以前我是闹钟叫不醒,现在我是比闹钟‘醒’得早!”王健泽略带骄傲地说。

  青春在战疫一线闪闪发光

  “通知:计算机学院在送餐的时候,每个寝室门口放个小凳子,凳子上放个椅垫,上面放个纸箱,这个做法既卫生又保温,希望各学院借鉴推广。”3月19日,这样一则通知在东北电力大学辅导员群传播开来。而这个好做法,就是来源于王健泽的细心观察。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都是把饭直接放在地上,同学们反映说饭菜有点凉,也不卫生,后来我就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就提出让同学们在门上写上自己宿舍的人数,门口放一个凳子和一个箱子的提议。在实施后,不但解决了饭菜凉的问题,也便于卫生消杀。真没想到能够全校推广,我真的太开心了!”王健泽说。

  在日常志愿服务工作开展中,王健泽特别善于总结反思,每遇到一个问题他都会随时记录,晚上将问题整理并向老师反馈。通过每天深入志愿一线,王健泽也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增强了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疫情是一场大考,也是我们锻炼我们青年学子的战场。”王健泽说,“我们一定会坚定信心,战斗到底,让青春在战疫一线闪闪发光!”

(江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凯  松花江网编辑 熊紫旭)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