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民生 -> 投资理财

干货:我投资理财的“2+6+1”秘诀

2017-01-13 09:40    港股那点事

无数次收到后台留言,“周师傅,有什么好的理财产品推荐吗?”,“XX板块的房子还能买吗?”,“私募基金为什么要100万门槛这么高?”,“推荐个好股票呗”……

  是时候,认真聊聊个人投资理财这个话题了。

  无数次收到后台留言,“周师傅,有什么好的理财产品推荐吗?”,“XX板块的房子还能买吗?”,“私募基金为什么要100万门槛这么高?”,“推荐个好股票呗”……

  首先要感谢各位的信任,不然你不会来问我。其次,我希望各位跟着我的思路,一步步搞清楚个人投资理财和财富管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适合自己的方法到底是什么。

  这系列的文章没有废话矫情文艺修辞,直接上干货。而且,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不喜欢死板说教,我喜欢拉家常一样的娓娓道来。所以,建议各位阅读时,不要跳行、不要略读。当然,高级金融专业人才就另当别论了——您自己决定要不要看完。

  一

  说到个人投资理财,这是个很大又很小的话题,大到可以聊一辈子,小到它只是你人生的一部分。

  周师傅在聊物质财富之前,想先和您聊一分钟精神财富。

  为什么先聊精神财富呢?

  我一向认为,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决定了人生的高度。如果你意识不到精神财富的重要性,那么它的高度其实极大地限制了你的物质财富的高度。

  摆正财富管理中精神财富的位置,意识到它的重要性,这是你所有财富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否则,所有物质财富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怎么得来的,终究会怎么散去。

  精神财富怎么培养呢?我的方法:务虚+务实.

  务虚:比如,文化方面,东西方文化:中为主,西为辅。反复阅读经典。

  但读书只能获得知识,只有实践才能取得智慧。务虚之后,就一定要务实。

  务实:比如,执行意志力培养:多亲自做各种感兴趣的事情,让自己尽量多地亲身经历“彻底做成一件事”的完整周期。大人、小孩都适用。

  例子:学习一项新技能,绘画、健身、唱歌、园艺、滑雪、潜水,都可以。做一个小项目,比如改正某个坏毛病、多久之内找到中意的男女朋友、改善和父母家人的紧张关系、重新装修布置房屋等。

  这些事情的“计划、执行、反馈、优化”完整周期,是非常好的执行力培养途径。当你亲手画出栩栩如生的美景、雕刻出傲人的六块腹肌、潜到深海看沙丁鱼风暴、登上山巅俯瞰天下、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温馨房屋、和家人的关系比以前更加融洽和睦。如此等等,这种“目标达成”的成就感,背后是你“完成一件事”的完整体验。

  这种体验对你整个人生的指导意义,伴随着你一辈子,并且一定是、毫无疑问是、无可置疑地是你最大的精神财富,没有之一。

  你可能觉得我说得太绝对:最大?没有之一?难道亲情、爱情、友情不是人生最大精神财富么?

  因为,如果我们连“达成一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都没有,我们就无法爱自己,就很难去爱别人了,更没有资格接受别人的爱。

  另外,志愿者公益活动、义工服务等,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利他”精神财富的方法。大人、小孩都适用。特别是各位父母,如果能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助人品格,这对他们一生都是极大的帮助,对人生的发展是潜力巨大的加速器。

  你可能觉得一头雾水:周师傅,这和投资理财有什么关系?别急,等你看完我这一系列文章,答案自然就明了了。

  二

  我的投资理财的两条核心精神信条:

  1. 不要指望靠投资理财来颠覆性地改善人生。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失望:周师傅,我就是指望着你带着我们发财啊,怎么无法颠覆性地改善人生?

  请看第2条:

  2. 人生的重要顺序:先家庭,再家业,然后才是家财。

  能颠覆性改善你人生的,应该是你的家庭和事业。特别是家庭:先理顺好家庭关系,才能全心全意把事业做大做强,最后财富自然就来了。财富是家和万事兴的结果,不是一心赚钱的目的。

  有了勤劳致富所获得财富,投资理财才会从物质上有充分的基础、从精神上有健全的人格。

  由于投资理财是一件非常容易浮躁的事,如果没有勤劳致富这个过程,只一心想通过投资发财的人,最后往往因为心态不健康、人格不健全,结果都很惨。

  所以,我第1条“不要指望。。。”的意思是:先要把精力放在勤劳致富上,才有真正的财富积累,之后再投资理财,才是顺理成章的事。所以,老祖宗讲的家和万事兴、勤劳致富等等,不是鸡汤,是真理。

  三

  投资理财实践的“6+1”原则

  1. 在投资之前,请先买好保险。这和你开车要系安全带、出远门要带雨伞是一个道理。

  我跟你说个事,这个事你可能一开始和我一样都不大相信。

  号称“全球金融第一考”的特许金融分析师CFA考试,它的考试教材编写人,是各个投资领域的世界顶级专业人士,可以称得上大师。这些大师们在编写教材时,会参考、引用大量的经典高校教材原著。所以,这些考试教材所引用的原著的作者,是大师们的老师,堪称“祖师爷”。

  我有一次把它引用的一本已经出到了十几版的美国高校教材《投资学》翻出来。这本书就是某位祖师爷写的。具体是谁,我先卖个关子。书厚得像砖头,几十章内容,第一章就让我惊呆了:它居然一开始和我聊保险。

  不是《投资学》么?怎么一开始聊的不是股票、基金、期货,而是保险呢?

  后来我看明白了:它把保险的重要性放在了所有财务规划的前面,道理就是我前面讲的开车要系安全带。一次灾难性的人身或财产变故,必须有保险作为财务支持的后盾,否则,后果不可想象。

  读罢这本教材的这一章,不禁感叹:祖师爷就是祖师爷,视野高度比大师们还高!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我们的武术大师招徒弟,一定要心善而有武德。武德是习武之人一辈子不做坏事的道德担保,等于让给大师放心:这个人的行为是有“遵守武德”这个保险的。当出了大事、要做重要决定时,他不会走邪路。

  当初江南七怪、丘处机、洪七公……为什么各个大师都喜欢教郭靖?就是因为他讲德讲义,他的武德,是给自己也是给各个师傅武术生涯买的一个保险,尽管他并不自知这点。

  姑娘们挑男人、生意人挑伙伴、领导挑下属,也是一样的道理。人品、道德、三观。这方面靠谱,是你给未来买的一个保险:在品德方面不会作恶。而且,你反正要付出你的保费——和他在一起的时间——何不选个有保障的呢?至于能力,那是第二个才考虑的。所谓“有保险,走得远”。

  我举的例子或许有点发散思维,道理却是这么个道理。

  但保险也不要多买、重复买,好比开车的安全带系一根最多两根就够了。要是系上三五根安全带,那就不是安全带了,那叫五花大绑——手脚都被捆住了,怎么开车?保险买太多了,哪来的余钱可理呢?

  那合适、恰当的保险应该如何买呢?

  关于这点,今后我会逐一和大家交流——当然包括我前面提到的那本有趣的、经典的《投资学》教材,以及我自己的购买经验。

  2. 这个公式,请记住一辈子,并且可以传给你的孩子们,以及他们的孩子们:

  收入-储蓄=消费

  而不是

  收入-消费=储蓄

  看懂区别了么?没看懂?再看一遍。

  你的收入,应该先扣掉储蓄,剩下的才是消费,而不是先花钱花个爽、再把剩下的去储蓄。

  我为什么把这个公式上升到原则的高度?因为,储蓄是所有钱财打理的第一步。没有储蓄,投资理财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 谨慎借钱,善于借钱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借钱,其实是很多人一辈子做的第一个“善假于物”的大事。因为,我们传统观念里的借钱,是穷人做的事,是没面子的事。但借钱,其实是财富管理里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是你建立“资产负债管理”概念的启蒙一步。

  我来帮各位理顺一下这里的思路。看仔细了,不要跳行、略读。

  大家常听到的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其实也适用于家庭。这张表,讲的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一个企业或家庭,钱分别从哪里来,又用到了什么地方。

  这张表的右边是“负债+所有者权益”,其实就是“借来的钱+自己的钱”。左边是“资产”,也就是右边这些钱花到了左边什么地方。会计概念里说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其实就是“我所有的钱=借来的钱+自己的钱”。

  因为,你所有的财富,任意时刻的状态,不是自己的,就是借来的,绝对没有、不可能有、你打破头也想不出第三种来源。有人会问:别人送我的钱呢?哈哈,送给你了,不就是你的么?

  那到底为什么要借钱呢?

  各位可能经常听到一个词叫财务杠杆,最近ZF也在强调我们国家要“去杠杆”。

  杠杆到底是什么呢?

  很简单,杠杆就是“自己的钱的比例的倒数”。比如,你自己掏钱付40%的首付,余下的60%找银行借,以后慢慢还,那40%的倒数=1.25就是你的杠杆倍数。如果首付10%,那么杠杆倍数就是10%的倒数,也就是10倍。很明显,你借得越多,杠杆比例就大。

  杠杆倍数高还是低,也就是你借钱的程度到底是激进还是保守。倍数高就越代表你信(胆)心(子)越大,低就越小。

  杠杆的最大作用是同等地“放大”或“加速”你的盈利和亏损。

  1000万的房子,如果一年后涨到1200万。若当初首付400万,你收益率多少?不是20%哦,而是50%,即升值的200万除以首付400万。因为你自己只掏了400万,这时如果你把房子卖了,为了计算方便,忽略你这年还掉的钱,你马上赚到的200万,除以自己掏的400万,就是50%

  进一步,如果你首付只有100万,收益率就是200万除以100万等于200%!

  但如果房价跌了,假设跌幅和上面的涨幅相同,那么你的亏损比例也是50%和200%!

  所以,杠杆是个中性的东西,既能加速你盈利,也能加速你亏损。但人们往往看中放大收益的功能,从而很容易因为贪婪而滥用杠杆。所以,杠杆一定要谨慎、适当、适度。你只能把它做锦上添花的巧力工具,不能做雪中送炭的救命稻草,更不是鱼跃龙门的致富法宝。杠杆帮了多少人,又害了多少人,不胜枚举。具体到各种不同的资产该如何控制杠杆的适度比例,在后续文章中,我会一一道来。

  另外,从信用的角度,不借钱,你就没有信用积累。信用积累,是你可以反复借钱的信誉保障。和银行借、和亲朋好友借,都是这个“有借有还”的道理。

  4. 正确理解“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

  “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确实是投资管理的金科玉律。但在实际运用中,很多朋友误解了这条道理,什么都买,什么都投资,重复、浪费、自相矛盾的例子,比比皆是,反而走向了分散投资的反面。比如,你已经买了上证50指数基金,又去买走势与其相近的大盘权重股,就是一种浪费和重复,这反而是把鸡蛋都放一起了。

  另外,当你的投资过于分散时,交易成本也是必须考虑的,这包括机会成本、税费成本、学习过多投资产品的时间成本等。你每交易一次都会面临这些成本。不要让频繁、过于分散的交易侵蚀了你的获利。当你的交易成本之和都高到可以再用于另外一种新资产了,你就要反思了。

  5. “耐心”才是你的财神爷

  这一点没有什么好多说的。

  你有赚一个亿的野心,就要有赚一个亿的耐心。想一夜暴富的人,不仅周师傅不欢迎你,全世界都不欢迎你哦。耐心有多重要?没有耐心,就没有巴菲特,也不会有索罗斯。越是世界级的投资大师,就越有世界级的耐心。

  怎么培养耐心?当你把我前面说的“精神财富”累积方法中的执行力培养方法尝试过后,耐心自然就来了。比如,学会一项新技能、彻底完成一个项目、达成一个目标,这是培养耐心的最有效方法。

  有人曾经问我,周师傅,训练耐心是不是要去学钓鱼、十字绣之类的?我不禁笑了。不是说不可以,只是这里说的“耐心”不等于“做慢的事情”,更不是“慢慢地做事情”,而是让你多体会什么是“达成一个目标”的完整周期,包括全面计划、克服困难、发现乐趣等,特别是克服困难时的抗挫折能力。这个培养自己完成项目的能力的过程,就是你亲身体会到“欲速则不达”到底是什么意思。

  6. 一定要避免剧烈波动的资产

  什么是剧烈波动?就是暴涨暴跌,上下折腾。

  你可能会问我:暴涨才有机会啊!不然一潭死水的市场,我什么时候才会有收益?

  暴涨当然谁都喜欢,但是,暴涨之后会不会有暴跌?你能否能准确的逃过暴跌?去年股灾,埋葬了多少笑傲股市的职业投资人,已经不需要我举例。你觉得你比那些把投资当饭吃的人还能逃顶吗?

  更重要的是:“暴涨”,完全不等于“真的有人赚到了暴涨的钱”。暴涨,一定是出人意料的,也就是99%的人都没想到的,才会有突然上涨。因为,如果暴涨的原因是可以被充分预期的,那么在暴涨之前就一定有无数的人持续进场,把暴涨抹平成了持续上涨。

  另外,A股市场,多少庄家靠左手倒右手拉出来的连续涨停,暴涨时都是庄家的自我游戏。

  所以,下次你看到暴涨的资产,可别再往回打算盘“如果我能抄底,今天就赚了多少倍了!”打这种算盘的人,和“要是王健林是我爸爸就好了”这种“投胎抄底”白日梦思维的不靠谱程度如出一辙。

  另外,从数据方面,我给你举例。这个例子请刻在脑子里,并且传给你的孩子。

  100块跌到90块,跌10%,你想要回本到100块,你得再赚10块,也就是要找到一个收益率为10/90=11%的机会。注意,回本要求的11%比跌幅10%多了1个百分点。

  如果跌20%到80,你得再赚25%(再赚20到80,即20/80=25%).回本要求的25%比跌幅高了5 个百分点。

  如此类推,跌50%,你得把剩下的50翻倍也就是赚100%才能回到100块,回本要求的25%比跌幅高了50个百分点。如果跌掉90%,很简单,你得翻9倍900%才能回到100。在我看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要知道,高风险市场,比如股市,跌9成可是非常非常容易的事,翻9倍基本上就是难于上青天了!你可别拿A股的各种十倍股来质问我——读完文章就知道这种事有多么不靠谱了。

  所以,跌得越深,回本越难。上涨要求的百分比会越来越高于下跌的百分比。

  所以,巴菲特说,他非常讨厌亏损。一般人都以为他在讲废话,其实他懒得把道理给你讲透——即便仅仅从数学上来说,回本也比亏损难了不知道多少倍。

  我这里要卖个关子:其实,到这里,我仍然没有把道理讲透。以后我会专门写篇这方面的文章。

  7. 我们处在泡沫时代

  前面6点是无论何时都适用的,这第7点是当下的时代特征。

  什么是泡沫?破灭时才是泡沫,未破灭时就叫价值。

  而价值,一定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的。有人认为它有价值,那就值钱。都不看好了,那就马上一文不值。

  为什么现在全世界到处都是泡沫呢?因为全世界都越来越喜欢用印钱来解决一切经济问题。虽然这不是次贷危机之后才开始的,这是二战之前就有的——印钱导致了希特勒上台、导致了国民党垮台。但从格林斯潘担任美联储主席开始,这个问题变得愈发严重,已经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程度了。

  央行印钱,确实是在危机时和ZF合作的解救危机的方法。通过印钱来购买ZF债券等金融资产,从而投放基础货币。这本来是用来解决危机时的经济结构问题,却变为了解救经济的鸦片,这已经不需要我来再次证明。

  美国房价经历了格林斯潘时期的泡沫,然后次贷危机时破灭,现在又回到了危机前的上涨通道。这是泡沫吗?太难界定,但美国至今这次史上最慢的复苏(无论是生产率还是就业率的复苏,都是美国史上历次危机中最慢的),让人对目前美国房价回到危机前水平捏了一把汗。

  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我之前有很多文章进行了详细描述,这里就不赘述了。

  其实,几百上千年来,资产泡沫是一直都在的,但始于格林斯潘时代的全球货币大放水,导致货币泛滥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当然,至于中国的货币总量与GDP的超高比例,我笑而不语。

  从长期来讲,泡沫是一定会破的,但过于强调长期,不论是对专业投资、还是个人财富管理的意义都不大。凯恩斯说“长期来讲,我们都死了。”我们被迫处在各种资产泡沫的时期。很多人抱怨,如果有些时代泡沫不跟上,可能这辈子都跟不上。比如,过去十多年的地产泡沫。

  这是很残酷和无奈的。那么,适当、适时把握泡沫机会,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话题。难就难在“适时+适当”。面对房地产泡沫、股票泡沫、贵金属泡沫,我们如何剖析、谨慎加入,这是以后我们要聊的话题。

  但是,各位有没有注意,我把“适当适度参与泡沫”这条放在了最后.

  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请各位一定要记住:如果前面几条都还没把握、消化,那么最后这条就是葬送你所有财富的不归之路。

  多少人,前面几条都做不好,就去拥抱泡沫,最后一定是粉身碎骨。

  什么意思?我前面讲的几个原则,如果都没做好,就是“不买保险+乱借钱(乱加杠杆)+不肯分散投资(集中资金追逐泡沫)+一心追逐暴涨暴跌的资产(找刺激、作死)+没有耐心”,最后的结果,一定是粉身碎骨。哪怕他一时盈利丰厚,但早晚有一天也会千金万贯统统散尽——因为,一个心态扭曲、技术蹩脚的赌徒,输光是他的唯一命运。

  我的“2+6+1”秘诀,今天就讲到这里。这其中既有原理,也有实务。我后面的这类文章,一定会渐渐地更靠近实务。因为——套用我之前说的一句话——原理只是知识,实践才能获得智慧。

版权声明:松花江网是江城报业在互联网上授权发布松花江网、《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新闻的唯一合法媒体,欢迎有互联网新闻发布资质的网站转载,但务必标明出处“松花江网”和作者姓名;吉林市范围内网站若要转载,必须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如若违反,松花江网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能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订阅江城手机报】

松花江网微信平台
松花江网新浪微博
松花江网腾讯微博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0)条
 

注: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松花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
看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