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民生 消费警示栏

揭秘海淘假货生产链:“爆款”化妆品产自小作坊

2018-03-12 08:44    人民日报

  近日,从江苏苏州警方获悉,该市近日摧毁一条完整海淘假货生产链,查获假冒品牌化妆品8万余件,抓获江苏、广东等地制假售假犯罪嫌疑人16名,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

  2017年年初,江苏苏州工业园区警方接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移送的一起生产、销售假冒品牌化妆品案件。犯罪嫌疑人吕某曾因在网购平台销售假冒伪劣化妆品被处罚过,但其不思悔改,再次通过微商平台作案。

  警方随即成立专案组,前往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安徽等地调查。经过半年多时间调查取证,2017年8月22日,警方展开收网行动,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吕某及其员工赵某、仲某、宋某等人,同时在吕某租用的一间仓库内查获各类假冒品牌化妆品及包装制品总计15万余件,价值150万元以上。

  根据吕某交代,他们从广州“上家”处购入假冒伪劣化妆品,收货后在作坊中自行包装,并以正品名义通过多种网络平台销往上海、广州、北京等地。

  记者注意到,吕某等人生产销售的假冒产品大多是正品专柜长期断货的“爆款”,其中一款品牌唇膏,专柜价近200元,即便是海淘渠道也需加价才能买到。

  专案组围绕吕某团伙的进货渠道进行追查,于近期抓获了吕某的供货商顾某、胡某和时某等人,另一名嫌疑人管某则在案发后投案自首,交代其犯罪行为。目前,该案已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总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

  警方调查发现,为让“赝品”以假乱真,不法分子花重金研制配方,制造出来的假冒化妆品不仅外包装与正品几乎一样,甚至连气味、颜色、质地、使用效果也极为相似。办案民警在取证中曾让多名正在使用正品唇膏的测试者检验,无人能一次辨别真伪。目前,这些假货均已送专业机构进行成分检测。

  警方办案中发现,“海外镀金”成为化妆品造假惯用伎俩。不法分子通常在国内大批量造假,再将假冒品运输出国,然后通过代购或海淘形式向国内回邮,以获得海外发货凭证和入境证明。“这些假冒化妆品成本只要十几元甚至几元,但售价可以翻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利润十分可观。”办案民警说。

  (松花江网编辑 李明泽)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家庭主妇报》、《都市新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家庭主妇报》、《都市新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曹律师(法律顾问)0432-62582887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