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民生 消费警示栏

河豚产卵季毒性最强勿误食

2019-05-21 08:36    广州日报

  近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就河豚鱼发出消费警示:近期是河豚鱼产卵季节,此时河豚毒性最强,也是河豚中毒事件的高发期,大家切勿误购、误食河豚鱼。消费者在选购时要仔细辨别“跳跳鱼”(弹涂鱼)、笋壳鱼和河豚鱼。据了解,三者样貌相似,因而混同的情况时有发生。各水产店铺、餐饮店在进货时要格外注意辨别,并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制度。

  据悉,河豚鱼是一种有剧毒的鱼类,河豚毒素是耐酸耐高温的动物性碱,为自然界毒性最强的非蛋白物质之一,中毒后出现口、唇、舌尖、手指轻微麻木等早期症状,随后出现呕吐、步行困难、言语困难,进而出现血压迅速下降、呼吸困难,直至意识消失,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据了解,“跳跳鱼”、笋壳鱼和河豚鱼三者外形极为相似,不易区分。“跳跳鱼”的鱼眼突出并能转动,鱼体蓝褐色或灰棕色,腹部白色,鱼体侧上部沿背鳍基部有6~7条灰黑色的横纹,体液黏液相对较多;笋壳鱼的体形略延长,粗壮,前段呈圆柱形后部稍扁,嘴角下斜,与眼同宽;河豚鱼在广东地区又叫做“鸡泡鱼”“气泡鱼”,身体短而肥厚,体形较圆,头比较方、扁。

  据悉,食用野生河豚很容易因加工处理不当导致中毒。河豚毒素是一种生物碱,是自然界发现的毒性最强的神经毒素之一,0.5毫克就可能致人死亡。河豚中毒者一般在食用河豚后10~45分钟就会出现中毒表现,也有人延迟至3小时后发病。

  (松花江网编辑/明泽)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家庭主妇报》、《都市新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家庭主妇报》、《都市新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陈律师(法律顾问)0432-62099222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