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网讯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公示了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桦甸市桦郊乡晓光村榜上有名,吉林地区仅此一村拟入选。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和国务院相关文件要求,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开展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录遴选推荐工作。重点村遴选侧重引导各地依托乡村自然文化资源和生产生活方式,挖掘乡村多元功能多重价值,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晓光村位于桦甸市区南4公里处,幅员面积2.3平方公里,辖3个自然屯,全村共有202户822人,其中98%为朝鲜族人口。近年来,该村抢抓乡村旅游业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内涵深厚和生态环境优美等优势,大力实施“文化+农业+旅游”兴产强村富民工程,在推进乡村振兴道路上阔步前行。
曾经,晓光村与其他朝鲜族村相似,大多数村民到韩国打工,成为“空心村”。针对实际,该村设立了党员红色驿站,通过对村民开展免费培训、为返乡创业者争取小额担保贷款等做法,掀起了一波返乡创业的浪潮。2018年,当地政府利用村民闲置房屋打造3家朝鲜族特色民宿,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村民打造民宿的积极性。如今,该村已形成民宿一条街,现有民宿8户,能同时容纳60~70人住宿,目前月接待游客约1000人,收入达4万余元。
瞄准打造旅游配套服务功能区,晓光村向上争取建设资金累计超过2500万元,先后建设了产品展销区、景点展示区、旅游接待中心等,不断完善餐饮、民宿等服务设施,促进乡村旅游产业逐渐成型、不断发展。预计今年游客量可突破15万人次。
图为桦甸市桦郊乡晓光村掠影。记者 韩涛
(江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伟洪)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陈律师(法律顾问)0432-62099222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