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3月19日报道 西班牙《先锋报》网站3月15日刊发题为《非洲厌倦了欧洲》的文章,作者是哈维尔·阿尔德科亚。全文摘编如下:
公开打脸就是非洲厌倦欧洲的明证。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3月初前往加蓬、安哥拉、刚果(金)和刚果(布),展开就任总统以来的第18次非洲之行。然而,此行却以马克龙与刚果(金)总统费利克斯-安托万·齐塞克迪·奇隆博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冲突告终。这位非洲领导人在沉默中爆发了:“我们与法国乃至欧洲的合作方式必须改变。你们必须以不同的方式看待我们。你们必须尊重我们,将我们视为真正的合作伙伴。而不是用一种家长式的眼神审视我们,仿佛你们总是知道我们需要什么,而我们自己却什么都不知道。”几分钟前,马克龙刚刚斥责刚果(金)政府没有能力重新掌控军事、安全和行政自主权。
就在加蓬等非洲国家发生一系列反对巴黎过度干涉的小规模抗议活动之后,又发生了这一政治紧张事件,这些情况足以说明非洲大陆的反法情绪正在增长。
此外还有很多案例。今年早些时候,布基纳法索效仿邻国马里的做法,要求法国军队撤出其领土。这两个国家与中非共和国和几内亚都是法国前殖民地,它们通过瓦格纳集团向俄罗斯寻求安全援助。
历史学家指出,非洲已经厌倦了欧洲的家长式作风。这种情况早在20年前就初现端倪。专家认为,不公平的协议和欧洲对残暴统治者的支持导致非洲人把目光看向了世界的另一端。他们不再信任欧洲,而是看向了中国和俄罗斯。乌克兰战争之后,欧洲向乌克兰难民开放边界,提供大量援助,却对非洲的战事不闻不问。
专家认为,或可从金钱的角度来解释权力重心为何发生转移。中国现在是非洲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其地位比美国、英国和法国加起来还要重要。在过去的15年里,撒哈拉以南非洲与中国的贸易额从仅占进出口总额的2%增长到20.5%。同一时期法国的贸易比重下降了三分之一;美国的贸易比重下降到15年前的一半;而英国的贸易比重则从占总量的9%下降到1.88%。与此同时,莫斯科在马里和布基纳法索等与法国有历史渊源的国家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尽管欧洲专家认为欧洲依然“有时间把局势扭转过来”,但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何塞普·博雷利的言论给非洲人造成的伤害很难弥合。他在去年底将欧洲比作权利和进步的“花园”,将世界其他地区比作“丛林”。专家直指此类言论是非常无知的蔑视行为,是导致非洲对欧洲不满的诱因之一。
目前的情况甚至让一些在非洲大陆没有殖民历史的国家也感到担忧。本周,挪威当局发出警告称,未来很有可能出现新的不平衡现象。在非洲愈发不信任欧洲的同时,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多次访问非洲。
政治分析家认为,心态的变化源于非洲社会的内部结构。欧洲仍然不明白,这已经不是改变“颜色”或意识形态的问题。
(松花江网编辑 陈炳桥)
原标题: 西媒文章:非洲已厌倦欧洲家长式作风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