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国内要闻

溺水发生时,溺水者往往难以大声呼救……是真是假?|谣言终结站

2024-07-23 11:26    健康中国

  多学一个知识点

  ——如何对溺水者施救

  对溺水者施救时,救援人员要采取科学的救助方法,保证自身和救助者的安全。

  第一,要快速呼叫更多的人来帮忙,尽快将溺水者从水中救出来,并转移到安全的地带。

  第二,帮溺水者脱离水体后,救援人员要立刻检查溺水者的生命体征,判断其是否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比如用力拍打溺水者的双肩并大声呼喊,判断其有无反应。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的淤泥和杂物等明显异物,开放气道。如果溺水者有自主呼吸、意识清醒,注意擦干保暖,密切观察其反应,并送至医院进一步检查。如果没有反应,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快速启动心肺复苏。

  溺水后,抢救的黄金时间只有4分钟,因此当已昏迷的溺水者被救上岸后,最关键的救治措施是尽快开放气道,并给予人工呼吸,正确的心肺复苏是抢救成功的保障。如果有可除颤心律,应尽快除颤。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抢救的重要工具。

  出品:健康报·谣言终结站科普小组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内科主任 王荃.

  (松花江网编辑 孙淑平)

原标题: 溺水发生时,溺水者往往难以大声呼救……是真是假?|谣言终结站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