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国内要闻

探秘千年核桃林 自然美景与文化传承的交融

2024-09-05 13:01    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顿珠扎西

  初秋,自山南市往东南方向,沿着雅鲁藏布江驱车行驶不到半日,两岸群山上的树木越来越青葱,气候越来越湿润,随行的记者热得脱掉了外套,敞开了车窗,迎面便吹来了一股暖风。领队队长大声讲到:“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千年核桃林之乡,加查!”

  古树参天

  世界最大规模的核桃林

  加查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东部,邻近林芝市,气候湿润,给加查县的植被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其中久负盛名的便是加查县的千年核桃树。加查县的核桃树种植面积达到30.67平方千米,现有核桃古树3600余株,分布于安绕镇、加查镇、拉绥乡、冷达乡的24个村落,形成独具高原特色的生态农林景观。加查核桃以其皮薄、个大、肉质香醇甜润而著称。

  加查县核桃林在2023年获得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千年核桃林”的世界纪录认证,成功为加查核桃产业化品牌化进一步赋能。

  对于加查县安饶镇的村民来说,核桃林是大自然对他们的馈赠,核桃林的生长也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加查县紧紧围绕核桃林经济,统一部署加查核桃林的发展,制定《加查县核桃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投入资金支持核桃深加工改扩建项目,引进先进的核桃油、亚麻酸油、核桃肽等深加工生产线,实现核桃产品的多样化和品质升级。

  此外,加查县以科技援藏为契机,从区外邀请知名的核桃研究专家,对现有的核桃种子进行整理,将加查核桃种子录入国家种子数据库,积极推行产研合作模式。加查县通过向本地居民进行核桃树的价值宣传、科普核桃树的种植培育和保护方法、大力扶持本地核桃相关企业等方式,使得人们的生活紧紧围绕核桃林的生长而实现致富。

  “正是西藏人民这种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使得加查核桃林能够大规模存在且生长千年,现在的核桃林也切切实实地回馈了抚育它的加查人民。”湖南省科技援藏人才、长江大学核桃科技特派团的刘利平博士说。

  刘利平博士所在的团队自2020年在加查县创建长江大学西藏高原核桃产业研究所以来,完成3000余株百年以上古核桃树的普查挂牌工作,并攻克高原核桃的嫁接技术,嫁接成活率超过80%。此外,研究所还筛选出80余份优异种质资源,为下一步的嫁接繁育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雕刻时光

  非遗木碗的工艺之美

  核桃木制成的木碗是藏族群众广泛使用的木质餐具,在西藏,加查木碗的知名度也很高。木碗在西藏人民生产生活、重大节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木碗的外观设计、木材质量、耐久度以及碗边镶银的技术等决定着木碗的最终品质,品质较高的木碗甚至可以一代代相传。加查木碗以其质地结实、不易破裂、花纹美观而闻名。

  加查木碗的制作工艺已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加查县冷达乡嘠玛吉塘村村民桑珠在2017年获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嘠玛吉塘木碗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田野诗篇

  生态农旅迸发新活力

  近年来,加查县依托核桃林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林旅游景区。走进加查县热果村,大片大片的核桃林,沿着农田的边缘茁壮生长,或隐或现的藏式民居,嬉戏玩闹的孩童和核桃林的鸟语花香,共同形成了闲适宁静的美丽乡村景观,特别符合如今生活快节奏的城市居民的旅游需求。

  加查县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推动当地居民依靠旅游增收致富,统一规划完善热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扶持村民开设乡村旅游民宿和旅馆,沿着核桃树的分布位置修建生态走廊以供游客闲庭信步,极大地提升了旅游的舒适度。

  核桃树在西藏文化中有长寿和幸运的象征,千年核桃林和加查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互相哺育,共同成长,正是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共同发展的关系让加查县的核桃林经济快速发展,让加查县的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让加查不辜负“千年核桃之乡”的美誉。

  (松花江网编辑 孙淑平  初审 张勇军  复审 李明丹  终审 王久权)

  

原标题: 探秘千年核桃林 自然美景与文化传承的交融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