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吉林市

闻香心已近 知味身忘返 ——北大湖林果小镇的桃源梦

2023-09-19 14:34    江城日报

  闻香心已近 知味身忘返 ——北大湖林果小镇的桃源梦

  晋代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云:“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并怡然自乐。”

  千百年来,“桃花源”这一温饱安逸、无忧无虑的美好愿景,某种程度上只是陶渊明的想象和愿望,是一种文人的志趣表达和抒怀罢了。

  当然,每个人一直期盼着自己真正成为“桃源人家”,历朝历代有所作为的政治家也都在努力追求这样的理想社会。

  …… ……

  桃花源,从虚拟到现实,只有在今天。

  流水成瀑,聚花成海,堆果成林——地处五里河、草庙子河、温德河源头端的永吉县北大湖镇,如今的这座林果小镇已展现了陶渊明的愿景。当我们缘河上行,穿行在鲜花盛开的产业路,流连在漫山红遍的鸡心果林、褐色莲花缀满枝头的榛树林中,走进草庙子村附近的筒子山、一指山等果树上山上坡的人工林里,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桃花源”里的日常生活景象。这里的氛围比陶渊明的“桃花源”要和谐得多,境界高远得多。

  1

  大致位于永吉县西南部,南与桦甸市毗邻,东与吉林市丰满区相连,属于长白山余脉向松嫩平原过渡的半山区之间的北大湖镇,夏无酷暑、冬无极寒,雨量适中,加上林业资源广袤,是最适宜人类生存的地理单元。

  驱车穿越,空中俯瞰,人们得以从不同方向感受北大湖镇的地理大势。

  北大湖是山,不是湖。这里三面群山环绕,中间高峰突起,北部地势狭长宛如一只斟水之壶。查阅资料,我们得知这里原称“五里河镇”,上世纪90年代末建立北大湖滑雪场后,才改称“北大湖”。

  这里不仅有山,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山与山之间,还有溪涧潺潺、碧流密布,最终汇入万古奔腾的松花江。这些小河流在褶皱的岩溶山系中时隐时现,长久而深刻地塑造了大地的模样,成为当地人生生不息的母亲河。沿河两岸,或缓或急的坡地,便是生养北大湖人的家园。

  这片山水间,除了高乔低灌、绿野芳草,那些面积大小不一或肥沃或贫瘠的土地,培育了艳卉嘉果,物种繁盛,生机蓬勃。

  走进这里,看苍茫浩荡、波澜壮阔的山之海洋,广袤无垠、富饶美丽的绿色原野,听流水潺潺的天籁之音,怎么不会惊叹这无异于天造地设的“世外桃源”。

  2

  在滋养着我们的这方水土上,并不总是和风细雨;人与自然的共生中,同样有过曲折与波澜。

  重重新绿、勃勃生机,这是对9月北大湖林果小镇最贴切的形容。但你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有过到处都是荒地的情形。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然资源趋同,往往会造成经济模式的同质;地区之间的过度竞争,又往往引发产业的畸形重构。其中,最典型者莫过于对山林的过度索取。

  困难和挑战现实而严峻,机遇和未来也同样激荡人心。

  十年前,在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面前,北大湖镇干部群众因地制宜,打响了消灭荒山攻坚战,共同保护治理生态环境、合理开发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光山秃岭变成了果园满山。

  3

  从北大湖镇党委宣传委员尚艳青的讲述中,我们发现:每一处诱人的新绿都在述说着北大湖镇最近的十年变迁。

  现在,北大湖镇清收还林工作还在积极推进中,而在草庙子村和桄子沟村大力开展林果小镇建设的现实成果,既解决了林地停耕后的效益问题,又推进了生态体系恢复建设进程。

  仔细查看草庙子村和桄子沟村建设前后的对比图,可以看到荒地变青山,森林覆盖率达55%。目前,林果小镇共栽种糖槭、紫叶稠李、金叶垂榆等苗木40余种,种植苗木面积达1.8万亩,800多万株,苗木已远销江苏、新疆等地,成为吉林省最大的苗木产业基地……这样的成绩让北大湖人自豪,也为他们带来了幸福和美的“桃源生活”。

  斗转星移,白驹过隙;十年之期,江水可鉴。

  全镇果树基地已发展到1.2万亩,品种有金红、龙丰等10多个品种,其中栽种面积最大的为金红苹果,面积近7000亩,亩产5500公斤左右,每亩产值1.65万元左右,是玉米收益的9倍。栽种平欧大果榛子1.1万亩,现已进入丰产期,榛子亩产500公斤左右,每亩产值1.5万元以上,是玉米收益的8~9倍。

  4

  林果小镇的地理价值和商业价值,给予了北大湖人开放、包容的地域性格;山水价值的重塑,赋予了北大湖人内敛、勤劳的生活属性。

  草庙子村臻榛庄园一派田园风光。这里的主人白玉红2014年从北京返乡创业,在当地流转了1500亩土地种植榛子。今年35万公斤的产量比去年多收获了10万公斤。说到原因,白玉红表示:“因为喷施叶面肥时,我们打了增产、抗病、富硒的营养液。干啥都得琢磨,只有不断探索才能向前发展。”

  距离白红玉的臻榛庄园不远、地处筒子山的姜志刚家的果园,铺设了滴灌系统。姜志刚一个人管理200亩果园,每年能有20多万元的纯收入。

  作为林果小镇的中心村庄,桄子沟村、草庙子村的发展变化有目共睹,其他村庄也在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林业产业经济。如今,北大湖镇苗木及榛子等果树的产量逐年增加,销路日渐拓宽,林业产业带动人均增收5500元以上,占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左右。

  草庙子村党支部书记汪贵生对这些年的变化非常感慨,不仅仅是收入的增加,最大的财富是生态环境的改善。“过去雨季一来,山上流下来水浑浊不堪,水土流失严重,现在,水是清的”。

  流连在北大湖镇,我们发现这里的人们正在积极探索冰雪+林果产业、文旅+林果产业等模式,利用北大湖滑雪场在南沟村20万的客流量,通过互联网、直播带货、乡村振兴助农等方式,推进林果销售,让北大湖的林果走出吉林、走出东北,香飘万里。

  5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多次阐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当然,这也是千百年来一直与“桃花源”有着不解之缘的中国人的梦。

  如果说“桃花源”仅仅寄托了古人山水一隅的田园理想,那么,“中国梦”则承载着56个民族近代以来最宏大的历史梦想;如果说“桃花源”只是“中国梦”古老的初级版,那么,“中国梦”就是“桃花源”升华了的现实样本和壮丽蓝图。

  胸怀“中国梦”,超越“桃花源”,探出林果小镇之路——北大湖人,任重道远。

  2023年,在秋风吹熟花果的9月里,枕着松江水,沉醉在一株株结满果实的绿树下,恍然间,我们仿佛亲眼见到了又一年的林果小镇,带着泥土的芬芳,光耀于全新的时空之中。

  持梦怀远。梦想,已然照亮现实。

  报道小组成员

  记者 邬洪亮 张春和 李春红 马  婧

  靳  旭 张文昊 匡  弘 隋欣桐  陈炳桥

  本版图片

  记者 董育新 摄

  (江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春和 松花江网编辑 孙桂芳)

原标题: 闻香心已近 知味身忘返 ——北大湖林果小镇的桃源梦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