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今日关注

一见·城市绿道上的为民情怀

2024-05-23 15:49    人民日报客户端

  海风轻拂,碧海蓝天间,一条绿道蜿蜒向前。5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日照阳光海岸绿道,了解当地加强海岸线生态保护修复、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等情况。

  “一头连接城市,一头连接自然”,绿道是城市肌理中不断生长的绿色空间,是繁忙生活中可望可及的田园诗意。放在更广阔的视野来看,绿道亦是现代化进程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生动注脚。

  “让生活更美好”,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人民。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也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一定要取舍,到底要什么?从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出发,生态环境非常重要;从改善民生的着力点看,也是这点最重要。”取舍之间,彰显的是格局、是担当、是情怀。

  沿着广袤海岸线向南,在另一座海滨城市——福州,郊野福道成为这座“有福之州”的亮丽名片。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郊野福道考察时指出,“希望继续把这座海滨城市、山水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好造福人民群众”。

  造福于民,凝结着“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匠心与恒心。

  在“十四五”规划纲要勾勒的宏伟蓝图中,“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单列一章,其中明确提出“科学规划布局城市绿环绿廊绿楔绿道”。

  日照的阳光海岸绿道、成都的天府绿道、武汉的东湖绿道、杭州的之江绿道……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加快建设城市绿道,越来越多的“福道”,滋养着人们的休闲时光,讲述着人与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故事。

  踏上绿道,或独自漫步,或骑行郊野;或登山远眺,或林下野餐;或看湖光潋滟,或赏海天一色……行吟山水间,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老百姓身边的“幸福道”。

  走进绿道,自然山水、人文风物、历史故事点缀其间、交相辉映,很多游客慕名“打卡”。生态更美,环境更优,旅游更活,这是提升城市活力的“发展道”。

  绿道延伸,铺展着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在成都,提出建设公园城市的理念,特别指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在桂林,叮嘱“一定要呵护好桂林山水”;在汉中,称赞天汉湿地公园是市民“幸福园”……推进城市绿色发展,是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国内考察中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

  绿道延伸,映照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谈城市绿化,叮嘱“不刻意追求奇花异草、名贵树木,真正做到为人民种树,为群众造福”;谈城市规划建设,要求“把让群众生活更舒适这一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的血脉里、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谈城市治理,强调“推进城市治理,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点点滴滴,桩桩件件,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惦念的是城市发展中的“人”、心系的是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书写在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中,浸润于新时代城市工作的方方面面,体现在亿万百姓的寻常生活里。

  策划:杜尚泽

  撰文:李建广

  海报:陈晓劲 张子鱼

  摄影:谢环驰

  视觉:毕晓洋 李琰

  (松花江网编辑 孙淑平)

原标题: 一见·城市绿道上的为民情怀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