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县区新闻 蛟河新闻

黑土地涌动新希望——蛟河市水稻生产基地见闻

2023-05-06 14:59    江城日报

  水稻育苗大棚里,绿油油的秧苗已有五六厘米高;大田里,旋耕机正在撒有机肥,进行旋耕等黑土地保护性耕作——5月4日,记者在蛟河市了解到,当地正全力做好15万亩水田插秧前的准备工作,在黝黑的土地上开启了新一年的希望。

  来到蛟河市拉法街中才水稻合作社,听合作社负责人边走边讲:合作社设有机械库房、储粮库、加工车间等,购置了烘干塔、加米机、打包机、无人机和36台套水稻种植、收割等农用机械,实现了集水稻种植、收割、存储、加工及销售一体的全产业链生产。合作社注重品牌效应,注册了“拉法香”大米品牌,以稻花香2号、长粒香、中发5号为主要作物。

  在合作社水稻育苗基地,24栋大棚呈三排排列在3公顷的田地里,大棚里热气扑面,秧苗翠绿,涌动着春的气息。留着稻茬的稻田远远看去白花花的,4台旋耕机走过,土地变为黝黑一片。拉法村党支部书记王忠才在地头指挥平地,确保稻苗栽下去后能成活。

  “我们采取的是‘村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的运作模式。入社社员育苗免费使用大棚,育苗后,发展棚膜经济,种植应季蔬菜、瓜果等,开发有机果蔬采摘园,还能收入近20万元。”拉法村驻村第一书记于海龙说。

  拉法街中才水稻合作社是2021年5月实现提质升级的,主要是为强化村级党组织引领服务作用,拉法村村集体以50万元省级发展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入股,发动30户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及农户入股投资59万元,探索成立了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2022年4月,合作社抓住蛟河市“旱改水”项目的有利契机,扩大种植规模,利用财政扶持资金169万元,大力实施“旱改水”项目,从北大村、大甸子村等7个村429户农户手中流转土地2145亩,将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3091亩。合作社统一种子、统一育苗、统一插秧、统一销售,实现集规模化水稻种植、大米加工、大米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生产。目前,合作社有入社社员36户。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拉法村村集体去年收入超过百万元。

  “用村里的大棚育苗,浇水电闸一推,悬挂在大棚中间的喷淋设备便启动,比自家浇的更均匀。这个大棚比自家的棚高,夜间温度比较稳定,稻苗长势更好。”村民付桂霞说,她儿子承包了20多公顷的水田,成立了家庭农场,又加入了村里的合作社,今年在合作社育了两个大棚的稻苗。“合作社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进行飞防作业,统一管理收割,这一块,一年能省四五万元。到秋后还有分红,去年,我们30多户入社社员领取了50万元的分红呢!”

  蛟河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科工作人员孙继东说,蛟河市今年水稻种植面积将达到15万亩,主要分布在天北乡、天岗镇、新站镇、拉法街、乌林乡、新农街等处。“现在,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水稻插秧前的准备工作,现在稻苗长势良好,预计在5月中下旬开始插秧。”(松花江网编辑 迟媛玮)

原标题: 黑土地涌动新希望——蛟河市水稻生产基地见闻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