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县区新闻 舒兰新闻

学明农场 抢“先”整地亮点多

2023-03-17 10:32    江城日报

  3月8日开始,舒兰市学明家庭农场提前半个月开始整地、采用新技术下种育苗,并通过托管方式为土地出租方、村集体、承租方增加收入。

  3月11日,记者来到位于舒兰市平安镇金星村的学明农场水稻种植基地,只见育苗大棚里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10多人正在进行土地平整,大棚外堆积着如小山一样的水稻肥料和种子等农资。

  “农资早就买完了。农场3月8日开始平整土地,明后天结束,然后进行土壤粉碎;预计3月20日左右播种,在大地旋耕、泡田打浆之后,预计4月30日左右插秧。我今年整地比往年提前半个月,播种预计提前10天左右,插秧预计提前一周左右。提前的目的是赶在中秋节前让大米上市,增加效益。”农场主李学明说。

  学明农场之所以能提前整地下种,是因为采用了干籽丸化直播技术。这一技术就是种子不需要浸种或催芽,用包衣剂、保水剂处理后,即完成丸化处理,可以直接下田播种;其优点是不但简化了水稻育苗的播种程序,节省人工、设备等成本,还能促进秧苗根系发达,提高秧苗抗病害能力,为水稻后期生长打下良好基础。

  另据了解,学明农场今年将种植有机和绿色水稻127公顷。这127公顷土地是李学明通过土地托管承租过来的,通过出租人和承租人双方缴纳的管理费,能为村集体增收;通过提高集约化耕作水平,为学明农场增收;此外,还能让出租人外出务工或创业增收。

  (江城日报全媒体 记者 常学文)(松花江网编辑 罗安东)

原标题: 学明农场 抢“先”整地亮点多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