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网

带领农村姐妹“钩织”增收路——舒兰市白旗镇返乡创业人员陈丽丽小记

2022-08-15 09:20    江城日报

  在舒兰市白旗镇,36岁的农村妇女陈丽丽返乡创业,创立丽织纺毛线钩织工作室,带动农村妇女创业的故事,悄悄流传着。日前,记者前往采访,走进店内,各种花束形状的毛线钩织产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间或有三三两两的妇女来到店里,跟着陈丽丽学毛线钩织技艺。

  “工作室的定位是毛线手工钩织永生花束。产品有30多个品种,批发销往广州、深圳等全国10多个城市。工作室开业近一年来,招收了100多名附近农村妇女,我免费教她们钩织技艺,回收她们的钩织产品。”陈丽丽说。

  来自东崴子村的村民吕淑敏是学员之一。在农忙时节之外,吕淑敏经常来工作室了解顾客的需求和市场流行样式,不断创新自己的产品样式。她说:“这个项目非常适合我。技术、原料、销路都由陈老师提供,我随时随地都能钩织,每月能有2000元左右收入。看着我从事钩织挣到钱了,同村的六七个姐妹也跟着我做起了钩织。”

  说起怎么做起钩织生意,陈丽丽娓娓道来。在沟北村出生长大的她,很早外出打工。因为从小喜欢钩织,她平时就留意钩织品市场,发现南方等地流行毛线手工钩织永生花束,萌生了自己开店创业的想法。孩子也到了上学的年龄,她便回到家乡,一边照顾孩子上学,一边在网上学习钩织新技术,并在镇里开了店。

  “钩织项目非常适合农村妇女在家创业。如今,农活儿比早些年轻多了,农村妇女也有大量闲暇时间,也需要在家跟前儿有个增收的营生。钩织毛线门槛不是很高,学学就会、正好适合。我提供原料,回收产品,免费教技术。姐妹们随时随地、说说笑笑就挣了钱。现在,钩织品市场很好,我打算教会更多的姐妹,让她们守家在地就能增收。”陈丽丽说。(江城日报记者 常学文 松花江网编辑 迟媛玮)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