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记者:王金虎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以壮士断腕的魄力坚定退出落后产能;以滚石上山的劲头勠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以凤凰涅槃的决心奋力蹚出高质量发展之路。
眼下,山东发展呈现出由“量”到“质”、由“形”到“势”的明显转变,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脉动更加强劲。今年上半年,山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6月份增速达到6.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5.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0.7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61.0%、33.1%和18.2%。数字赋能、创新驱动、智能制造已经成为提升山东工业转型动能和竞争实力的核心要素。
夯实塑强传统优势
长期以来,传统产业占比高、经济结构偏“重”、能源资源消耗大是山东转型发展的心头之痛。在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中,山东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全面提升传统产业,使其焕发新活力。
自2017年7月后,济钢集团董事长薄涛就再没经手过一笔钢铁业务。当年因环保压力大等原因,济钢关停钢铁产能。近年来,济钢完成了从“靠钢吃饭”到“无钢发展”的转变,去年营业收入超越主业停产前水平。
在滨州市邹平魏桥轻量化铝业基地,一块呈蜂窝状漂浮在水面上的铝材引起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据介绍,这是高性能泡沫铝,密度不及水的一半,压缩强度却是碳钢的5倍,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交通运输等领域。“通过轻量化转型,邹平铝产业彻底摆脱原来‘利薄如纸’的卖原料模式,实现从规模经营向‘价值效益’的整体攀升。今年上半年,高端铝产业集群营收达到1520亿元,同比增长7%,中高端铝制品占比达到71%。”邹平市委书记吕明涛说。
一块粗钢可加工到多薄?日照市岚山区金属表面处理生态产业园给出的答案是:比A4纸还要薄。这种打破“卡脖子”技术的极薄硅钢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亿元。岚山区“吃钢嚼铁”的产业链不断向高端、绿色方向延伸。今年前5个月,岚山区48家钢铁及配套企业实现产值910亿元,同比增长1.7%。
信号灯闪烁,8条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45秒就有5个产品下线……数字动能已成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设立专项资金2000万元,连续安排3年,“护航”数字产业发展。
以“智”取胜,让德州市庆云县小森精工机械有限公司成为细分领域行业冠军。只需一部手机,就能实现采购、下单、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全环节精准匹配,企业生产效能提高30%,成本降低15%,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
在山东能源集团鲍店煤矿井下400多米深处的工作面,采煤设备自动运转,滚滚“乌金”如流水般“奔”向地面,整个过程清洁无尘、人机分离。从2018年起,山东能源集团加速主导产业向绿色低碳、高端高效转型,先后投入上亿元,组建研发团队攻关矿用5G技术,山东省也拿出上千万元财政资金扶持。2020年10月,山东能源集团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套矿用高可靠5G专网系统一经亮相就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山东把智能化技改作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牛鼻子”,2018年以来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3.8万个,2020年至2021年技改投资平均增长5.7%,技改投资规模居全国首位。
加速凝聚新生优势
俗话说靠山吃山,作为泰安市主城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泰山区如今换了一种“吃法”。泰山区用好辖区内泰山这块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金字招牌”,加快医养大健康特别是现代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发展。
在位于泰山区的山东海天智能工程有限公司实验室内,工程师们通过脑机接口实现人脑和智能设备互通。“这个系统采集脑卒中患者的脑电信号,解码运动意念,帮助患者完成康复动作。”山东海天智能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强说,海天智能已拥有康复机器人、可穿戴生命体征监测系统等多项产品。
如今,威高集团泰山医疗科技产业园等一大批医疗及医药器械健康产业项目快速推进,诺莱医学中心、美康达智能康养设备研发等项目已投入运营。“医养健康是我们在新旧动能转换中重点培植的‘十大产业’之一。‘十四五’末期,泰山脚下医疗及医药器械健康产业将崛起。”泰山区委书记张培峰说。
为培育壮大新动能,山东编制实施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医养健康等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突破行动计划等指导性文件,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成长,构建起了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走进济宁邹城市的珞石(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排排白色机械臂抓起物品放到指定位置。“这是我们今年推出的新一代柔性协作机器人xMate CR系列,它不仅‘柔’,还拥有工业级精度等‘刚’性特质。”珞石(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双说,与传统协作机器人相比,它的灵敏度提升了5倍。近年来,邹城市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组建数字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专班,建立重点项目储备库,着力打造工业机器人全产业集群。
如今,山东“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由2017年的21.7%提高到2021年的32%左右,“四新”经济投资占比达到51.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6.8%。
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良好的产业生态是集聚产业、催生创新的土壤,而产业生态好不好主要看产业链的完整性、产业集群的协同性。今年,山东实施产业生态创新行动计划,聚焦“全链条”薄弱环节和“卡脖子”关键技术精准发力。
“历经10年,我们突破了彩涂板涂层方面诸多难题。这款氟碳铝镁锰彩涂板,能确保70年不掉色,已应用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冬奥会国家速滑馆等重大工程上。”山东冠洲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章峰说,今年企业多了一个新头衔:精品钢板产业链“链主”。
精品钢板产业是聊城市冠县特色支柱产业,已形成130余家钢材绿色智造及其上下游企业抱团发展格局,形成了年综合生产加工能力达1600万吨的产业集群。冠县盯紧产业链短板弱项,建立“八链七专班”机制,实施“链主”企业领航行动,围绕产业链发展方向、区域布局、产业配套等问题,开展“诊链”活动,为产业经济、技术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
现在,山东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九大产业领域的43条产业链共确定“链主”企业112家、核心配套企业709家,已初步探索出有山东特色的“链长制”推进形式。
山东还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建立“科技+产业”创新生态会商机制。前不久,济宁市重大产业创新项目中的工程机械智慧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由华中科技大学揭榜。而张榜出题的正是济宁高新区领军企业——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为帮助企业解决创新难题,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济宁高新区创新实施“企业出题”机制,开展产业创新揭榜挂帅+技术研发联合攻关,以“企业出题、高校揭榜、政策扶持、协同攻关”的形式推进技术研发,同时鼓励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形成产业链上的抱团创新。同时,济宁高新区还斥资1亿元建立山重集团研究院,在服务山推股份前提下为创新共同体成员企业创造开放式研发环境。
“山东以工业互联、智能制造、新能源推广为代表的新动能增速优势正在积累,新动能与新经济‘量势’齐升的态势已显现,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长期后劲会更加强劲。”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周德禄表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金虎)
(松花江网编辑 孙淑平)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