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网

点燃创业激情 释放创新活力 ——我市历届『双创』大赛工作回顾

2019-10-16 08:51    松花江网

  2014年9月,在以“推动创新,创造价值”为主题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有关“双创”工作的重要指示,他表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随着“双创”工作不断推进,新创意、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近年来,我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断加强统筹谋划,完善政策措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创业服务,开展了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主题的多种创业活动,积极搭建“双创”交流平台,努力营造“鼓励创新、扶持创业、褒扬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其中,由市政府主办、市人社局承办的三届创业创新大赛,凭着高规格、高质量、高水准的赛事安排,已成为我市“双创”工作闪亮的“金字招牌”。

  首届大赛:燃起江城“双创”之火

  2016年,在面对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就业工作压力逐渐增大的情况下,我市以创业拉动就业、就业促进稳定为目标,举办了吉林市首届创业创新大赛。首届创业创新大赛以“互联吉林,创赢江城”为主题,根据创业者的不同类型,分为江城榜样创业创新大赛、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科技工作者创业创新大赛和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大赛4个类别、15个分赛区,分别为不同领域的创业者搭建竞技学习的平台。

  大赛从2016年5月份启动报名通道至11月份落下帷幕,共吸引了700多个优秀创业项目报名参赛,30余名创业者同台竞技,70余名创业专家、投资人现场点评指导,实现意向性风投2200多万元,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认可。

  首届创业创新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成功发掘了一批有影响力、有带动性的创业项目,拓宽了我市创业者的视野,更是为我市后续“双创”工作成功立下第一级台阶。

  第二届大赛:借他山之石为全市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以首届创业创新大赛为依托,2017年吉林市创业创新大赛打破地域限制,旨在把域内外好的创业项目和先进的创业理念引进来,把我市开放态势及发展优势宣传出去,并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模式先进、可复制性强、适合我市地域特色的创业创新项目。

  市人社局派专人赴杭州、上海等地召开创业创新大赛报名宣讲会,并通过当地电视、报纸及国内多家网络新媒体刊发新闻宣传稿和报名须知,拓宽了我市创业创新大赛的域外宣传。通过宣传,共有近300个省内外优质创业项目报名参赛,涵盖化工业、制造业、医药业、种植养殖业、互联网、服务业、创意文化业等各个领域,有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我市营造了浓厚的“双创”氛围。

  第二届大赛还有两件事值得铭记:一个是综合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我市出资打造的吉林市创业就业服务云平台正式启动;另一个是市政府决定今后每两年举办一届“双创”大赛,办成江城人自己的赛事。

  第三届大赛:吹响“吉人回乡”返乡创业号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决策部署,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响应我省“吉人回乡”号召,展示我市返乡创业工作成绩,进一步激发广大返乡人员的创业创新热情。在总结前两届“双创”大赛取得的成功经验基础上,2019年吉林市第三届创业创新大赛再度吹响集结号。

  第三届“双创”大赛决赛将于近期隆重举行。这届大赛以促进“返乡创业”为主旨,通过大赛遴选推介一批创新性强、适用面广、成功率高、示范性好的返乡创业项目,积极发挥“头雁效应”,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返乡创业带头人,引领更多的农民工等人员创业兴业,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增加新动力。

  展望未来:发挥“双创”大赛“点石成金”长效作用

  “双创”大赛不仅是一场赛事,也是一个学习课堂、一个促使创业项目与投融资机构对接的平台。在比赛的基础上,三届“双创”大赛都立足创业者和创业项目的发展,聘请国家级专业导师开展规模化、系统化、立体化的创业培训,不仅让创业者在赛事中更好地展现自身风采,同时开拓了创业者的创业思路,提升了创业能力。

  给培训也给帮扶,每届“双创”大赛我市都给获奖选手奖金和政策上的扶持,对他们进行专家指导、创业孵化,同时对符合条件的,市就业服务局不仅给予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还协调商业银行对优秀参赛企业进行贷款授信支持,并组织投融资对接活动,真正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回顾我市近年来“双创”大赛,不仅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创业项目和创业人才,还树立了一批创业榜样引领创业。我市以大赛为平台,促进各行业相互交流,拓宽创业者的创业之路。大赛还不断通过高水准的专业培训,使创业者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充满创业激情的吉林创业者,正以梦为马,聚沙成塔,砥砺前行,一幅幅创业创新的壮丽画卷正在江城的热土上徐徐展开……

  江城日报全媒体记者/杜清华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家庭主妇报》、《都市新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家庭主妇报》、《都市新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陈律师(法律顾问)0432-62099222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