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足坛的大瓜来了,这次主角是球王梅西。
日前,西班牙《世界报》披露了巴萨和梅西合同的惊天内幕。
《世界报》并非是球迷熟知的那份亲巴萨《世界体育报》,而是西班牙国内发行量第二大的日报,影响力非常大。该报直接将梅西和巴萨沟通的邮件贴出来,可信度已经非常高。巴萨虽然称内幕资料的获取方式侵权,但并没有否认相关文件的真实性。
无论如何,这件事对于梅西和巴萨俱乐部的名望都造成了不小打击。
球王梅西“客大欺店”太贪婪?
《世界报》发布的内容显示,梅西与巴萨的最后一份合同在2021年到期。所以在2020年,巴萨开始了和梅西新一轮的续约谈判。
梅西的经纪人,也就是他的父亲豪尔赫-梅西在家族律师的陪伴下,向巴萨提出了11个条件,分别为:
01
梅西可以单边选择续约到2023年,只要梅西不在每年4月30日之前表示要走就自动续约。
02
梅西在2020-21赛季延期支付年薪20%,要在2021-22赛季补发10%,在2022-23赛季再支付剩下的10%,延期支付的年薪利息按3%年利率计算。
03
此前已经签订的忠诚奖金延迟发放也要计算利息。
04
梅西家人和苏亚雷斯家人需要在诺坎普球场各有一个贵宾包厢。
05
每年圣诞节支付梅西家人回阿根廷过圣诞节的私人飞机费用。
06
如果梅西选择不续约,延迟支付的工资需要在2020-21赛季支付完毕。
07
梅西续约签字费1000万欧元。
08
如果西班牙政府调高个人所得税,那么增加的税由巴萨负担,梅西实际收入不变。
09
取消梅西7亿欧元违约金条款,以1万欧元代替。
10
梅西在教练组的亲信佩普·科斯塔也要续约。
11
巴萨需要签署承诺书,保证支付梅西大哥罗德里戈·梅西的经纪费用。
通过往来邮件可以证实,时任主席巴托梅乌同意了其中绝大多数条款,但拒绝了两项:支付1000万欧元签字费,将7亿欧元违约金改为象征性的1万欧元的条款。
在邮件中,巴托梅乌动之以理晓之以情,指出世界经济在疫情之下出现灾难,巴萨营收减少了30%,梅西挣的钱不可能比此前更多。但承诺续约合同可以先签,但要等巴萨营收恢复到每年11亿欧元的时候,才可以把钱给梅西补上。
最终,双方没有达成共识,梅西当年夏天发传真给巴萨表示要离队,但巴托梅乌以梅西并没有在4月30日之前表示要走,所以要走只能支付违约金7亿欧元为由留下了梅西。
巴托梅乌在位时声名狼藉,但内幕曝光后欧洲舆论对巴托梅乌反而产生敬意,认为他守住了巴萨的底线。按照梅西父亲的要求,梅西拿到1000万签字费后,还能只要支付1万欧元就可以走人。这几乎等于巴萨白给梅西1000万欧元,是任何球队都不可能签下的侮辱性条款。
另外,舆论普遍认为梅西太过于高高在上,只知道狮子大开口。他和巴萨的合同已经达到了7490万欧元的税后年薪(税前1.5亿欧元),这已是人类体育历史上的第一高薪!但梅西居然还提出私人飞机报销等“小”条件,令媒体认为梅西这样的顶尖职业球员不懂人间疾苦。因为疫情空场,比赛没有门票收入,赞助、电视转播费下降,梅西对这些漠不关心,只想多要。
这揭示了职业体育的残酷,即足球比赛,球星就是招牌和保证,梅西也大到了“客大欺店”的程度。巴萨接受了梅西父亲大部分条件,也说明巴萨认为梅西值这个钱,否则完全没必要和梅西谈判。
爆料源自何处?根源在于巴萨内斗
巴萨在声明中强调:“这些信息和文件并未与各方共享,而该媒体却吹嘘获取了巴萨大量的文件和电子邮件”。这说明《世界报》是从其他途径来获取这些信息。
声明中提到了巴萨“水军门事件”。
因为巴萨球星云集,球迷舆论总是在社交媒体上拥护球员,批评高层,所以在2020年2月,巴萨时任主席巴托梅乌等若干高层小范围决策,以100万欧元雇用一家名为“I3 Ventures”的公关公司,在网络上制造有利于俱乐部高层的舆论。
这家公关公司在各大社交平台创造多个虚假个人账号,共发布抹黑主席候选人拉波尔塔、梅西等球员公众形象内容超过5800条。
根据巴萨俱乐部内部规定,单笔超过20万欧元的支出必须进行内部审查,因此这笔100万欧元的费用通过五笔转账支付给公关公司。
2021年3月1日,加泰罗尼亚警方接到不合规举报,突袭了巴萨办公室进行搜查。同一天,巴萨也发表了声明称已经提交法警要求的信息和文件。
如此一来,《世界报》获得内幕的渠道,基本可以肯定就是警方,这些内幕文件也都是当初提交给警方的调查文件。
在巴萨表示将研究采取法律措施后,《世界报》也不甘示弱地发文写道:“本报正在发布的关于巴萨门的一系列独家报道,突出了百万富翁球员的贪婪和一群管理者的软弱,他们不考虑后果就向自己的虚荣心屈服。”
(松花江网编辑 陈炳桥)
原标题: 1.5亿!史上第一薪还嫌少?!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