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网

新兴产业丨黄大年式科研团队“丝路”求索

2022-07-22 06:38    江城日报

 

  农民种棉养蚕,是为了抽取天然纤维织布成衣。

  吉林化纤科研人员千方百计从聚合物中抽取的化学纤维,最终是能用来造飞机火箭的“强国丝”。

  碳纤维是强国建设急需之材。核心关键技术要不来、求不来、买不来。吉林化纤集团以国家需求为己任,组建碳纤维技术研发团队求索于漫漫“丝路”。

  生产碳纤维必须通过原丝第一道关。吉林化纤集团依托原丝“近亲”腈纶生产技术,与长春工业大学合作,一步步摸索,经历了70余项技术改进、设备改造和上百次反复试验,逐渐摸索出流程短、质量稳、产量高的原丝生产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开创了我国碳纤维原丝规模化生产的先河。

  碳纤维原丝从实验室参数摸索成功到生产线规模化高质、稳定生产,中间隔着千山万水,但研发团队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攻克了4道难关、突破了5道屏障,彻底解决了原丝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在一项项技术突破的背后,是团队成员拼搏的故事。负责控制系统的郎健慧从没认怂过,200吨碳化线安装时,工期短、人手不足,没图纸、没现成经验,工作到后半夜是常态,200多个回路,500多个端线在她的指挥下无一接错。   

  研发团队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产品质量。十年耕耘不辍,吉林化纤从只能生产小丝束原丝到能生产大丝束产品,实现了市场需要品种全覆盖,原丝质量也从T300级提升到T400级、T700级。

  多年来,研发团队完成《T700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碳纤维风电拉挤板用聚丙烯腈基35K大丝束碳纤维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等省、市研发攻关项目,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2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10项。

  这支创新成果卓越的研发团队,2018年获得吉林省“黄大年式科研团队”荣誉称号。团队成员、碳纤维原丝经理助理陈海军说:“现在的研发团队的规模扩大了,很多高素质年轻人才成为骨干力量,我们研发项目更深更广了,全力为碳纤维产业快速高质量发展探索开路、保驾护航。”

  (江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祃首甲 松花江网编辑 徐涛)

原标题: 新兴产业丨黄大年式科研团队“丝路”求索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