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网

松花湖保护 | 一湖春长在 千秋画意浓

2022-09-02 07:29    江城日报

  

  

  

  如果一定要给松花湖一个年龄表述,那么用“耄耋之年”应该最为妥帖。今年85岁的她,诞生于1937年的筑坝拦江,从一个山间水库,到我省最大的人工湖;从一处风景名胜,到成为我市旅游业和渔业发展的助推器,她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明媚秀丽的湖光山色,成为东北地区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

  净水行动,让松花湖碧波荡漾 

  早年间,丰满库区周边既有居民住宅,又有商业店铺,还有企事业单位坐落在近湖区。居民的无序开发,生产生活用水自然排放,水土严重流失,加之工业化快速发展,资源消耗不断提升,导致松花湖水量减少,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总磷、总氮均超标,水质仅达中等营养状态,湖水中的有机污染达到中等污染程度。

  本着还民于一湖净水的初心,市委、市政府下决心治理松花湖水质。一场碧水保卫战,悄然打响。《吉林市松花湖水源地治理项目(丰满库区)移民搬迁安置方案》的实施,将松花湖丰满库区近湖区内居民、商户和企事业单位全部迁出,同时通过松花湖移民搬迁综合治理工程,有效控制了松花湖库区水质的进一步恶化,在水体自净的作用下,使松花湖的水质恢复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形成了市委统一领导、市政府全力推动、市级各部门各负其责、各县(市、区)齐抓共管的水污染防治工作组织领导机制,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三水共治。

  从2014年开始,我市深入推进松花江水污染防治和市区小流域治理工作,“十一五”以来,对松花湖上游蛟河、桦甸、磐石境内的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实施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关停和取缔了重污染企业,将11个矿业污水处理和尾矿库治理项目列入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并建成了污水处理厂。根据市环保局监测站提供的松花湖国控断面监测数据,从上游到下游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三项污染物指标呈逐渐递减、逐年递减的趋势。近些年,松花湖水质稳定控制在三类水体标准,松花湖再现碧波荡漾的美景。

  取缔拦网,让渔业发展可持续 

  在过去特定历史条件下,松花湖人工养殖拦网众多。这不仅阻碍鱼类繁殖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的畅通,且部分拦网水域占而不养,酷捕滥获,严重破坏了松花湖鱼类资源增殖繁衍和渔业生态环境。

  2016年初,市委、市政府做出重要战略部署,决定优化松花湖渔业资源环境,取缔拦网养殖。同年9月,市政府发布通告,拆除松花湖水域租赁经营合同到期的拦网;禁止在松花湖水域围湖造田、禁止侵占滩涂地(水淹地)、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从事捕捞活动。10月份,市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启动了松花湖渔业资源整合工作。2019年9月,松花湖湖体115处拦网养殖设施全部拆除,宣告松花湖水域存在近40年的拦网养殖模式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开启了松花湖生态渔业发展的新纪元。

  从2017年起,我市设定每年6月5日至7月20日为松花湖禁渔期,4月1日至7月31日为松花湖鱼类特别保护期。同时,设定松花湖主江水域和已回收拦网水域为常年禁渔区,在禁渔期内松花湖所有水域禁捕一切自然鱼类,为松花湖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多拳齐发,让生态画廊更美丽

  松花湖生态文明建设,市委、市政府深思熟虑,打出组合拳。

  2016年以来,我市已连续6次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放流各类鱼苗近千万尾,有效保护了水域生物多样性,改善了水域生态环境。2017年,市政府启动了松花湖渔业资源调查项目,布设3个监测点位,主要监测和调查项目包括水质、浮游生物、底栖动物、水生高等植物和鱼类资源。 同年,“吉林松花湖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获得农业部批准设立。这个位于松花湖中下游蚂蚁河口门以下,卧龙潭以上水域的保护区,重点保护物种为“三花一岛”中的长春鳊(鳊花)、鳜(鳌花)、翘嘴鲌(岛子)等名贵鱼类品种。

  为进一步减少近湖区农业面源污染,市政府大力实施湖区退耕还林和森林植被保护工作,截至目前,在松花湖周边共清收还林189557亩,清收还林补植补造39321亩。同时,林业部门制止和纠正松花湖滩涂地耕种,使违法耕种滩涂地面积大幅减少。

  此外,为加强旅游船舶的污染治理,环保部门为所有燃油船舶安装了油水分离器和接油盒,油污水统一运送上岸集中处理。游船生活污水回收趸船建造工程,主要针对松花湖水域机动船舶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实现游船污水零直排。为全面整治景区内生态环境秩序,松花湖风景名胜区集中对松花湖坝东核心景区长期不使用的“僵尸船”进行清理,提升了景区旅游环境。

  今年7月17日,央视新闻综合频道“新闻直播间”用了3分钟,详细介绍了松花湖如何在鱼类洄游季,利用两级仿生过鱼系统,帮助鱼类洄游的。这不禁让人回想起2021年8月,丰满大坝重建工程两级鱼道实现联合过鱼时的情景。在运鱼车、升鱼机、运鱼船等15台套设备和监控系统的自动运行下,一尾尾鱼苗从仿生鱼道跃进松花江。这套目前国内最先进、最智能的过鱼系统,不仅将中断了80多年的鱼类洄游通道彻底打通,开启了在松花江流域建设鱼道工程的先河,更科学养护了松花湖水生生物资源。

  为呵护好这幅自然的山水画,我市进行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松花湖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如今的松花湖,水清岸绿的美丽生态画卷正在徐徐铺展开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生态环境正在得到持续巩固。松花湖也成为我市碧水保卫战的生动样本。

  (江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侴秀梅  松花江网编辑 李明丹)

原标题: 松花湖保护 | 一湖春长在 千秋画意浓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