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小元宵两岸共传情
中新网西安2月5日电 题:一颗小元宵 两岸共传情
中新网记者 张一辰
“在台湾,每逢元宵节,无论是天灯的‘节节高升’还是‘蜂炮’的璀璨亮丽,都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绵延。”此番回到台湾“闹元宵”的林政忠对中新网记者说道。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林政忠在台南出生,2000年,林政忠来到大陆,从事玉石商贸行业。时光荏苒,在扎根黄土地的日子里,他逐渐从商人的经营模式,向玉石文化传承与传播的目标发展。“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玉石虽小,但蕴含着同一种文化与情感。”林政忠直言。
“我时常对应着上学时的历史课本,去找寻现实中的中华文化。作为一名台胞,每到此时落叶归根之感愈发浓烈。”林政忠表示,在春节期间,除了走亲访友外,去宗祠祭拜祖先以及到庙宇中朝拜祈福已成为他们家中延续多年的传统。
“信息化的发展、交通的便利、科技的创新……大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让我感同身受。如今,各行各业都在复苏的路上迈进,希望两岸在文化、经济等方面交流更亲密。”林政忠坦言。
在台湾吃年夜饭,在西安品元宵,台湾青年建筑师黄洁如的“双城故事”有滋有味。
从2014年被台湾公司外派到西安工作,到2019年独立创业,再到如今,黄洁如已参与西安和周边城市多项不同类型的设计项目建设。从“不适应”到游刃有余,来自台湾桃园的黄洁如与西安这座城市共同成长,今年已是她在大陆度过的第九个元宵节。
“这次回到台湾过年,也借由春节假期走访了台湾各地,家乡秀丽风景一如既往,传统台菜和海鲜依旧令人大快朵颐。”黄洁如告诉中新网记者,台湾元宵节各地都有一些庆典和活动,她最喜欢的“项目”是新北市的平溪天灯节。而在西安,逛城墙灯会则是她的元宵节计划之一。
黄洁如表示,过去一年在大陆的辛苦耕耘,收获到许多不一样的人生经历,新的一年期许自己在健康和事业上取得平衡。
与黄洁如春节假期往来两岸的“忙碌”不同,在陕台胞陈鹏仁则多了一份“气定神闲”,十三年前,陈鹏仁以“茶”为媒从台湾来到大陆创业,欲将台湾的“茶香”融入西安的“古韵”之中。
而今,身为台湾女婿的陈鹏仁可谓事业爱情双丰收,在这个元宵节,陈鹏仁打算带家人去看烟花表演。
“台湾南部有个地方叫盐水,每逢元宵节会大量放鞭炮,点燃时万炮齐发,有如蜂群倾巢而出,所以也称为‘蜂炮’。在西安虽没有‘蜂炮’,但绚烂的焰火依旧可以承载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的祝愿。”陈鹏仁表示。
“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无论甜与咸,两岸共此时。”陈鹏仁如是说。(完)
(松花江网编辑 徐涛)
原标题: 一颗小元宵 两岸共传情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