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网

乡村振兴时 | 变废为宝护好水生态 锦上添花培肥黑土地——中国改革典型案例·桦甸市创建“淤泥还田”绿色发展新模式

2023-01-16 10:49    松花江网

  近日,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名单发布,桦甸市创建“淤泥还田”绿色发展新模式成功入选,成为全国唯一水生态与黑土地保护有机融合的案例。

  这是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创新实践的一个充分肯定!

  改革成功离不开辛勤汗水的浇灌。在荣誉的时光隧道中逆行,我们发现,桦甸市在打造新模式的探索路上,已经扎扎实实整整走过了一个年头。有过困惑、有过思索,更多的是埋头苦干、笃定前行,“丰收”的喜悦随之而来——“淤泥还田”模式在水库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过程中诞生了:将水库淤泥干化,用于水毁土地回填平整、低洼劣质耕地改良和中低产田改造,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又实现了除隐患、保生态、肥耕地、惠民生的多重效益。

  改革背景:

  水库治理出现新问题  淤泥该往何处去

  桦甸市有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37座,基本建成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建设年代较早、工程技术水平不高,加上长年水土流失形成大量淤泥沉积,多数水库处于“带病运行”状态。

  水库清淤扩容刻不容缓!

  高手下棋看三步。“2019年,我们同步启动实施生态修复、清淤扩容和生态防护三项工程。截至去年11月底,前两项工程已全面完成,新增绿化面积100余万平方米,清出淤泥450万立方米,水库拦蓄洪能力大幅提升。”桦甸市水利局局长曹辉说。

  然而,从水库清出的淤泥占用了库区周边大量土地,影响水库环境。淤泥该往何处去?

  经过深入调研,桦甸市最终形成“生态优先、综合利用、全量处置”工作思路,确定通过干化还田处置库区堆积淤泥。去年年初,该市成立淤泥处置工作推进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水利、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部门和各乡镇负责人为成员,开始对创建“淤泥还田”模式进行积极探索。

  改革路径:

  “一测”“二试”“三推” 让淤泥反哺农田

  “淤泥还田”的核心,是解决淤泥稳定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我们秉持防止二次污染、稳妥有序推进的原则,将‘淤泥还田’分为‘一测’‘二试’‘三推’三个步骤次序进行,较好地达成了预期效果。”桦甸市政府相关领导说。

  “一测”,即开展淤泥有害物检测。一个前置设想是,如果在淤泥中检测出有有害物质,就先灭杀病菌,再转运至集中安置点进行堆肥化处理。惊喜出现了:经桦甸市生态环境部门检测,库区堆积的淤泥全部符合农用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且含有有机质、氮、磷等农作物需要的养分,这些淤泥晾干后属于腐殖土,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有效提升耕地肥力。

  “二试”,即进行“淤泥还田”试验。桦甸市各乡镇动员部分农户先行先试,把干化后的淤泥撒在自家田地里;水利部门根据各乡镇统计出的需求量,联系水库治理项目建设单位将干化后的淤泥运往各村屯,方便农户使用;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定期跟踪,观察试验地块农作物的生长状态,验证淤泥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当地农业农村部门检测结果显示,撒过淤泥试验田生长的稻谷与普通田生长的稻谷在金属含量上无明显差异,证明了“淤泥还田”的可行性。

  “三推”,即因地制宜、合理推广。桦甸市印发了《关于推广“淤泥还田”模式的通知》,提出将淤泥处理与环境治理、土壤改良结合起来,要求各乡镇与水利部门对接,将经过检测的淤泥优先用于水毁土地回填平整、低洼劣质耕地改良和中低产田改造。同时,通过农技人员“现身说法”的方式,鼓励水库周边村民“就地取材”,有效减少了政府运费支出。通过上述方法,去年,该市将淤泥覆盖地块扩大到560多公顷。

  改革成效:算清三本账

  “淤泥还田”一举多得

  桦甸市创建的“淤泥还田”模式,使水库淤泥变废为宝,成为优质的“二次资源”,在推动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锦上添花为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汩汩动力。

  “淤泥还田”三本账,桦甸市算得清楚。

  在“生态账”上,“淤泥还田”提升了水土环境质量。“淤泥还田”可以全量处置堆积淤泥,为地方实施水库清洪解决了“出口”问题。水库有效扩容、增加蓄水量,有助于改善水库水环境质量,推动库区生态环境持续转好。用淤泥覆盖地块,还解决了土壤贫瘠退化问题,有效保护了黑土地资源。桦郊乡平安村党支部书记郑怀荣感慨地说:“没想到从水库中清理出来的淤泥还有这妙用,回填到水毁田、低洼地,肥了咱们的黑土地;在村路肩堆一些,栽上观赏植物,这环境也美了。”

  在“经济账”上,“淤泥还田”加速了特色产业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有效推动当地生态经济发展。桦郊乡副乡长吴祥表示,实施水库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实现了水库扩容,为水库承包经营者合理发展水产养殖提供了条件,渔业养殖户增加了收入;水库周边环境提升,激发了群众开发生态农庄、休闲垂钓、“农家乐”等项目的积极性,促进了乡村旅游业发展。

  在“民生账”上,“淤泥还田”鼓起了农民的钱包。耕地覆盖干化后的淤泥,能使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在生长末期依旧保持“青枝腊秆”的旺盛生长状态,大幅提高产量。去年秋收后,种粮大户许瑞忠、张宝全共同算了一笔账:淤泥田每亩仅施化肥8公斤,而未撒淤泥的对照田每亩施化肥40公斤,按市场价计算,可减轻农本73.6元;淤泥田玉米收割后烘干,亩产达到880公斤,而对照田亩产仅有760公斤,每亩淤泥田实现增收300余元。

  (松花江网编辑 孙桂芳)

原标题: 乡村振兴时 | 变废为宝护好水生态 锦上添花培肥黑土地——中国改革典型案例·桦甸市创建“淤泥还田”绿色发展新模式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