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日报讯(记者 马婧)近日,走进永吉县万昌镇吴家村跃恒吨袋加工厂,就听见十余台缝纫机“哒哒”的声音响个不停。十余名妇女正有条不紊地对原材料进行裁剪、缝制,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这个今年2月2日建成开工的吨袋加工厂让当地村民务农、持家、打工三不误。
过去,吴家村村民多数以种植水稻为主要生活来源。水稻种植季节性较强,农民空余时间较多,尤其是一些妇女,需要照顾老人和孩子,外出打工很不方便。看到这样的情况,村党支部书记王伟考虑建设助农车间,把生产线搬到村里,带动农村留守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
经过考察,王伟联系上了辽宁一家吨袋生产厂家,打算分包一些吨袋订单。吨袋是一种可装一两吨货物的编织袋,可装载沙子、秸秆颗粒等物品。吨袋加工厂负责人张帅介绍,他们投资20多万元,租赁厂房、购买20台全自动缝纫机。目前以订单为主,做分包代加工,首批800多条吨袋已完成。
吨袋加工厂开工前,辽宁厂家派人帮助培训。最初,来打工的村民一天只能做一两条袋子,现在一天能做10来条了,进步很快。张帅说,等再熟练些,每人每天能做20条吨袋。一条袋子挣5块钱,一天起码能挣100元。预计每个员工将来每月可挣3500元到4500元。
吨袋加工厂建成后,村民赵淑春就在这里工作。“王书记考虑我们刚开始做,还不熟练,一个月做不出多少吨袋,现在给我们保底工资1000元。”
跟赵淑春一样,在这里打工的多是本村和邻村村民。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兼顾务农、持家,“三不误”让当地村民十分满意。
王伟表示,未来还会考虑建设更多的助农车间,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松花江网编辑 迟媛玮)
原标题: 万昌镇吴家村建起吨袋加工厂 村民务农持家打工三不误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