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亩产同比增收几十公斤,闲置的天北粮库和永进村烘干塔被盘活,20多名农民在这个收获季能额外赚到20余万元——近日,记者在蛟河市天北镇了解到,蛟河市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局之年便喜获丰收。
近年来,蛟河市坚决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今年,他们积极建设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充分发挥地方政府政策、资源优势和国有资本服务国家战略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流转土地经营权,建设集中连片、可规模化经营的高标准水田,从而实现联农带农、企业增效、财政增收。
产业园项目由吉林市国有资本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施,总投资1.3亿元,建设地点覆盖天北镇、天岗镇、河南街道、新农街道。项目以全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为引领,着力打造耕地保护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产品全产业链示范区、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意在未来引领全省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
记者在产业园的田间地头看到,收割机驶过金黄的稻田,稻谷从收割机的管道倾斜而下,装满了停在路边的运输车。运输车把粮食运到天北镇永进村的烘干塔烘干,再转运到天北粮库储存。
“今年风调雨顺,下霜晚,预计水稻亩产比去年要高出一两百斤,稻花香亩产量能达到1700斤。”产业园相关负责人刘伟刚说,他们正在抢抓晴好天气,利用机械化收割,确保颗粒归仓。他们平时保证3台收割机作业,最多一天7台收割机作业。
刘伟刚说,产业园今年从春种到秋收做到全程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强了田间管理,针对不同的品种施用农药和肥料;今年下霜晚,生长期长,充分满足了稻花香这种生长期相对较长的品种的生长需求。
“引进这个项目带来的连锁反应特别明显,不仅盘活了乡镇闲置资产,同时很多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得到收入,在园区打工还能实现新的增收。”天北镇镇长王玉成说。
天北粮库已经闲置近7年,今年被产业园以2万元的价格租用一部分,经过维修后派上了用场。产业园水稻运输、烘干、仓储全程雇用当地农民,工资每人每天在200元到400元之间,今年第一个丰收季,产业园的工资支出达20余万元。
(江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春红 通讯员 刘子馨 松花江网编辑 熊紫旭)
原标题: 蛟河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喜获丰收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