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网

“文”执妙笔点城市之睛——我市文化5年发展成就综述

2021-12-14 08:49    松花江网

  中国七大河之一的松花江穿引的“名珠”中,有一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吉林市。史前文化可在这里溯源,中国满族在这里发祥,清朝康熙皇帝的《松花江放船歌》在这里创作,创办中国最早京剧科班的牛子厚在这里生长并成就,中国四大自然奇观的雾凇在这里呈现,世界陨石之最在这里降落……“文”字的一点、一横、一撇、一捺写满了这座冰雪之都、山水之城。

  文化,是一座城市独一无二的印记,更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精髓和软实力。近5年来,我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执“文”之妙笔,点城市之睛,添振兴之神韵。

  喜“文”乐见说文化

  “我们在家门口就能现场观赏杭州G20会议上的琵琶曲《春江花月夜》、中俄建交70周年文艺演出中的《绽放》,还都是赵聪本人演奏的。”让这位江城市民如此骄傲谈及的是我市“盛世中华·国乐江城”艺术季开幕式晚会。当天,中国当代著名琵琶演奏家赵聪应邀回到家乡,与她的艺术家朋友为江城父老献上了一场文化盛宴。

  2019年,我市以“弘扬国乐艺术、传承传统文化、打造文化品牌、展示江城形象”为宗旨,按照“国家级、专业性、品牌化”定位,策划开展的艺术季活动,涵盖4大类、24项内容,其中包括李祥霆、王中山、马向华等国乐大师的精品演出。

  这是近年来我市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时光流转,文化不衰。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我市把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文化惠民建设热潮席卷江城,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人民群众拥有了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我市每千人占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面积位居全省前列。松花江文化讲坛、公演童话剧、公益电影放映等8大类惠民工程,年均开展3000余场。广播电视户户通升级工作,完成了地面数字电视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建设,全市村级广播电视实现100%全覆盖。

  我市创排舞剧《梦回乌拉》《红旗》、音乐剧《炎黄》、儿童剧《靰鞡草的故事》、吉剧《黄大年》《情感快递》等精品剧目15部,7部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扶持。其中,《红旗》获中国舞蹈艺术领域最高奖——中国舞蹈“荷花奖”,《黄大年》等一大批原创精品剧目在央视戏曲频道播出,《梦回乌拉》填补了我市近30年无原创舞剧的空白。

  全市现有各类文化遗存218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占全省总数的四分之一;乌拉满族秧歌等4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我市推出了《吉林三杰陈列》《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吉林市》《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3个专题陈列,举办了中国吉林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首届世界陨石精品展等大型文化活动,举行了国学讲堂等各类文化传承活动30余项。2019年,《吉林市奋进70年大型主题展览》入选国家文物局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我市创作的电视连续剧《女人的天空》在央视一套和八套播出,联合出品的电视剧《绝地枪王2》登陆贵州卫视、陕西卫视以及腾讯视频平台,合拍的电视剧《青春麻辣烫》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我市纪录片《鸟叔》入围第六届温哥华国际华语电影节。北京奥促会在我市拍摄冬奥会宣传片《冰雪舞动》。我市全域被授予“全国影视指定拍摄景地”。

  这5年,我们的文化事业发展得到了全民的认可。

  “文”名遐迩论文创

  文创,顾名思义是指文化创意。近5年来,我市文化产业选择的是守正出新之路,通过聚力“五个坚持”,不断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创新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顶层设计为统揽,构建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我市将打造“旅游文化名城”、发展“旅游文化产业集群”分别列在“四个发展定位”和“六大产业集群”之首,要求进一步强化“文化+”战略,积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努力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坚持以特色亮点为支撑,培育文化产业品牌集群。以全国唯一一个连续24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吉林市歌舞团为代表的演艺业精品频现。市美术馆暨袁武艺术馆开馆,全市艺术品交易市场健康发展。以由国内知名漫画家韩锋创立并担任主美和监制的吉林市风行漫画为代表的网络动漫业厚积薄发。

  ——坚持以重大项目为引领,实现文化产业更大突破。我市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完成了市人民大剧院、龙潭山文化遗址公园、船厂遗址博物馆改造等项目建设;重点推进OMG文化旅游度假区、百年东市历史文化旅游街、左家镇家特文化旅游项目等重点项目;重点培育筑石128文化产业园区、1+1创业公社和船营区文化创意产业园。

  ——坚持以园区创建为抓手,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我市于2018年组织开展了吉林市TA+文化产业重点园区创建工作,评选出吉林市TA+文化产业重点园区(基地)11家。目前,我市已建成形式多样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15家,其中,圣鑫葡萄酒庄被评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筑石128文化创意园等8家单位被评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示范基地)。万科松花湖度假区被评为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坚持以平台活动为载体,助推文化产业做实做优。我市多次组织文化企业参加温州国际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中国(深圳)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流会和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等大型展销会,积极推介我市文创精品。2019年、2021年,我市先后举办了文化旅游产品创意设计大赛、文旅商品征集评选活动,提高了我市文创商品附加值和市场前景,打造了“吉林有礼等着你”文旅商品品牌。

  这5年,我们的文化产业发展得到了全面的认证。

  令“文”嘉誉诉文明

  文明是文化的高等形式。

  2020年,我市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实现了全市人民21年的梦想和夙愿。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忠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

  每年新增财力的80%用于保障改善民生,是我市的态度。2018年以来,我市累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惠及群众10万余户,拆除违法建筑6600余处,新施划公共停车泊位近5万个,改造1000平米以上便民农贸市场6个,打造了35所校园周边环境示范区,提升改造水洗公厕224座。特别是我市采取史上最严的“四个一律”措施,清理野广告160余万处,封停违法联系电话2434部,让市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创城带来的新变化。

  常态化推动党员干部下沉服务,是我市的行动。全市32名市级领导、179名县级干部、1.5万余名市区两级部门党员干部,下沉街道社区解决实际问题,粉刷楼栋单元3200余个,安装楼宇门2000余个。为破解“管得了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了”这一城市管理症结,我市抽调近50名副县级领导干部和近500名市直执法部门人员,常态化下沉街道开展综合执法,两年来,解决基层治理问题1.4万余个。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深化创城,是我市的方向。“爱家爱城·共筑文明”系列活动培树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403人,其中4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围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等专题,我市设计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窗口服务竞赛等18项系列活动,推动市民文明素质全面提升。

  为巩固拓展创城成果,我市开展了城乡“七边”环境卫生专项治理行动,排查“七边”脏乱差问题179万处,整治率达到98%,打造精品路段815公里、示范村屯59个;排查整治高铁沿线问题1300余处,全面提升了“城市窗口”形象。

  为夯实“我为群众办实事”载体效应,我市组织全市117个部门(单位)开展“四联四促”活动358次,完成年度共建项目192个;启用新市民服务中心,实现40家单位入驻集成办公,实现“一网、一门、一次”,满足市民“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的需求;完善12345便民服务热线,累计受理民生诉求8万余件,办结率达到93%,进一步密切了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作为全省唯一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域国家级试点地区,我市创新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234”工作模式,让文明实践深入人心,交出高质量的文明实践江城答卷。

  这5年,我们的精神文明发展得到了全国的认同。

  根固,华实必茂;源深,光澜必章。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持续挖掘文化资源,全力推进文旅融合,公共文化服务趋于完善,非遗传承成果显著,文物保护热潮涌动,文化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回望5年的历程,有如奏响一曲文化跃升的咏叹,铿锵有力的文化韵律响彻耳边;有如铺开一幅文化建设的长卷,斑斓厚重的文化底色映入眼帘。

  文化江城,曲高音嘹,锦瑟霞光。

  (江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董雪扬 松花江网编辑 徐涛)

原标题: “文”执妙笔点城市之睛——我市文化5年发展成就综述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