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网

【网络中国节·中秋】月圆中秋,家国情怀“饼饼流传”

2023-09-28 13:54    中国吉林网

  中秋佳节,月洒清辉。岁月流转间,中秋节已经姗姗到来。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或团圆节,其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经成为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事实上,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既是家国情怀的生动见证,也是培育家国情怀的沃土。家国情怀“饼饼流传”,更是中华儿女铭心刻骨的文化传承。

  中秋节在中国有数千年历史。现存文字记载中,“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夏官司马·大司马》,有“中秋,教治兵”记载。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记》也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中秋节”的提法,则最早出现于南宋吴自牧所著的《梦梁录》中:“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历经岁月砥砺,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在中秋节之际祈盼丰收、幸福,也越来越成为了中华儿女的心愿。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秋节时,民间有赏月、祭月、吃月饼、吃甜薯、提灯笼、舞草龙、树中秋、砌宝塔等系列节庆活动。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记载如下:“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祭月赏月,托月追思,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愿。可以说,中秋佳节,也是爱家爱国同频、家国情怀共融的一天。在桂香扑鼻的惬意里,在疏影横斜的画卷中,14亿多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尽情流淌。

  “家国两相依,有国才有家。”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黄大年,“倾一腔热血唯酬夙愿,守万里海疆不忘初心”的王继才……千百年来,家国情怀也早已经沉淀为中华儿女的内在品格。在岁月流转中,中秋节承载了人伦孝悌的血脉亲情、民族团结和国家一统融合的愿望。比如,中秋节期间,望着那一轮皎洁的明月,世界各地华人都会同声祝愿祖国昌盛美好,这就是融进血脉的家国情怀。

(林溪  松花江网编辑 熊紫旭)

原标题: 【网络中国节·中秋】月圆中秋,家国情怀“饼饼流传”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