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村里都有了小超市,各乡镇也有大商场,年轻人都会网上购物,人们赶集的次数也就少了。但在天津市宝坻区新开口镇村民的心中,农村大集的地位依旧无法取代。
每逢农历二、五、八、十,新开口农村大集便人声鼎沸。农副产品、传统手工艺品、地方特色小吃等应有尽有。“除此之外,这里还是当地及周边百姓享受乡村生活的重要场所。”新开口镇人大主席黎松见证了农村大集的变迁,“炎炎夏日,我们镇的农村大集成了百姓的旅游打卡地。”
农村大集何以成为旅游打卡地?原来,紧邻大集有个百姓大舞台,来自不同地方的文艺爱好者经常在此演出传统文艺节目和现代歌舞。“每次购物的同时,还能沉浸于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之中。”在快节奏的当下,石窝村村民杨旭感受着来自乡村朴实且底蕴深厚的活力。
恰适周末,北京市民杜鑫渊早上6点驱车一个多小时到达新开口农村大集,吃了集上的特色美食“炸焦”,买了集上的明星商品——富锌土猪肉、无油麻酱,又去逛了彩家铺村的宝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评剧、京东大鼓、中幡等非遗实物和影像资料,让他在品尝美食的同时,还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新开口镇有设施果蔬采摘基地78家,面积2万多亩,种植了火龙果、无花果、加州红提等特色热带水果以及草莓西红柿、水果黄瓜、布鲁克斯樱桃、软枣猕猴桃、六代红星苹果、阳光玫瑰葡萄等数十个高端品类。除了在农村大集上售卖,还可供人们四季采摘。杜鑫渊就在当地农民的家庭农场里亲手采摘了五彩西红柿、多味葡萄、各类甜瓜等新鲜果蔬。“休闲放松,还过了一把农耕‘瘾’。”一天时间,他体验到了不一样的乡村生活。
“宝坻作为天津农业大区,土肥水美、物产丰富。”黎松介绍,正值盛夏,新开口开启了以“果蔬丰收季 趣采来宝坻”为主题的采摘季,全力打造极具宝坻特色的京津冀休闲采摘旅游目的地,激活“采摘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大集的烟火美、非遗的文化美、舌尖的味道美、乡村的景色美等都是农村大集在村民心中无法取代的缘由。它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缪翼 林单丹
(松花江网编辑 孙淑平 松花江网见习编辑 齐源)
原标题: 文化中国行 | 乐享农村大集文化味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