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相继出台或恢复多项免签政策,为入境游升温带来了持续动力。7月15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新增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丽江三义国际机场和磨憨铁路口岸3个口岸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口岸,中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口岸增加至37个。
记者从视频平台了解到,不少外国游客已经来到中国,他们边玩边拍,把愈发便捷的中国旅游体验展示在平台上。有游客在视频中说:“本来打算玩一个城市就回去了,现在打算多走几个城市,逛逛不同地方的菜市场,有机会再学学‘中华料理’。”
不满足于城市之间的走马观花,进阶版外国游客选择乘坐高铁,体验中国速度。在江浙沪2小时高铁圈内,义乌是外国游客非常喜欢的一站,有外国游客称,他小时候的圣诞礼物上,都印着“MADE IN CHINA”,小时候误以为圣诞老人是中国人。在义乌,他买了许多体育周边产品,甚至笑称“义乌的奥运气息仅次于巴黎”。
仅凭一部手机就能玩转中国,便捷的支付环境成为外国游客津津乐道的新体验。今年以来,中国多措并举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
“境外人员住宿”问题,现在也有显著改善。平台数据显示,上海舒适型(三星)以上的酒店中,97%可以接待外国旅客;北京、广州等兼具公商务的城市,这一数据可达到80%;杭州、武汉、西安新一线城市在40%-60%。这些酒店位置覆盖了主要商圈、景区、交通枢纽,且大多在地铁沿线,交通便利。
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7%。其中通过免签入境854.2万人次,同比增长190.1%。国家移民管理局预计,今年下半年外国人来华热度将持续升温。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正在重新成为外国人的热门目的地,旅游也成为中国对外展示、对外交流的窗口。旅游企业要重新思考、摸索,把原来断裂的供应链搭建好,以应对外籍游客入境热潮以及他们更加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松花江网编辑 陈世新)
原标题: 文化中国行 | 政策红利叠加服务升级 中国入境游活力十足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