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昌邑区通过推出保供套餐、组建末端配送队伍等举措,全力打通民生物资配送“最后一百米”。
3月30日,昌邑区在哈达家具广场设立临时蔬菜调配市场,为7户限额以上重点保供单位和329家保供商超调集蔬菜货源,最大限度稳定供应。在一保供超市内,各类蔬菜、水果、肉类等一应俱全。虽然没有一名顾客,但工作人员却比平时更忙碌,他们奔走在各种品类的货架前,忙中有序按单取货。
昌邑区保供单位和商超共推出20多种“保供套餐”,包含肉蛋菜、米面油等各种生活物资。居民采取线上下单或集中采购的方式配送到小区,形成无接触的生活物资保障闭环。街道社区以封控区域低保户、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为重点,积极排摸群众需求,优先发放保供物资。截至目前,该区为困难群体发放包括大米、豆油、蔬菜等物资包5000份。
为保障生活物资快速送到居民手中,该区各街道组建了由社区网格员、物业员工、下沉干部、志愿者等组成的末端配送队伍。他们负责对接居民的生活物资需求、联系商超集中采购、派送物资到户等。
此轮疫情发生以来,昌邑区的末端配送队伍连同商超员工都在“连轴转”,全力做好防疫和保供,确保物资配送及时、套餐品类丰富、居民生活无忧。
(江城日报全媒体 通讯员 马琳 松花江网编辑 熊紫旭)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