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笔构图,落刀成花。不过片刻工夫,摊开掌心,抖落纸屑,一方普通的红纸在她的手中变成精致玲珑的窗花。
她是省级非遗项目“乌拉黄氏满族民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李侠。8月27日,李侠来到昌邑区延安街道景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教授剪纸技艺。此前,她与社区居民共同完成了“剪纸进社区 非遗正青春”图样的创新形式剪纸。
“与其他剪纸相比,‘乌拉黄氏满族民俗剪纸’相对古拙,不拘小节,如同东北人粗犷的性格。”话音未落,李侠便已将又一幅老式剪纸窗花的图样勾勒出来。
看惯了精雕细琢的剪纸技艺,大刀阔斧式的剪纸方式记者还是头回见。与长白山自然风貌、松花江流域民俗传统紧密相关的吉林“乌拉黄氏满族民俗剪纸”,在满汉文化交融过程中形成独特风格。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一幅巧思渐次浮现。
“今天想教大家一些实用的剪纸技巧,孩子们逢年过节可以动手完成,从中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李侠一边介绍,一边展示拉鱼、拉网、老式窗花剪纸。
剪刀以阴阳交叉法游走在红纸上,纸张摊开来,是一条可爱的小鱼,轻轻一拉,鱼的身体便成了网状形态。
“哇——”参加活动的孩子们眼前一亮,纷纷凑上前去。
“老师,为什么你剪出来的小鱼可以拉那么长,但是我的小鱼很‘胖’。”动手尝试的阿竹发出疑问。
“孩子你来看,两条线之间的距离越窄,就可以拉得越长呀。”李侠热情地和孩子们互动。
“以前总觉得剪纸很高深,没想到自己也能动手试试,太有意思了!”带着孩子来参加活动的社区居民张淑娟展示着作品,“这活动真好,既动手又动脑!”
“非遗传承,既要保护,也要创新。非遗在进博物馆的同时,也要走进社区、走进居民家里。”李侠说,她始终认为非遗传承是民族的事业,“我会继续做好传承人的工作,让更多人了解非遗,了解东北的地域特色,让优秀文化延续下去。”
(吉林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威羽 雾凇融媒网编辑 刘倩 初审 张勇军 复审 李明丹 终审 王久权)
原标题: 省级非遗项目“乌拉黄氏满族民俗剪纸”走进景园社区 巧手翻飞 纸生万象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雾凇融媒网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吉林市融媒体中心(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雾凇融媒网、雾凇融媒APP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吉林市融媒体中心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吉林市融媒体中心(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雾凇融媒网、雾凇融媒APP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