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江城,秋意初显。船营区致和街道北寺社区的活动室里暖意融融、生机盎然——市级非遗项目“刘氏民间绘画”代表性传承人刘兆娥携一支画笔、几碟颜料,悄然推开民间艺术与社区居民相遇的大门。
活动尚未开始,长桌早已铺就宣纸,颜料井然列阵。二十余位居民陆续到来,彼此寒暄间,目光仍不时流连于画具之上,满脸跃动着好奇与期待。
年逾五十的刘兆娥,举止间自有温雅气度。她轻展一幅手绘年画,顷刻引来满堂惊叹。画中荷花亭亭玉立,荷叶翩跹舒展,色调明艳而不失雅致,大红大绿中流淌着从容气韵,充分彰显刘氏绘画层次分明、色彩鲜活的特色。
“我们刘氏民间绘画不追求透视,而讲究局部细腻,以平面笔法传递韵味。”活动正式开始,刘兆娥从透图、运笔到上色逐步示范。只见她手腕轻转,一朵荷花便悄然绽放于纸端。
居民也纷纷提笔调色,沉浸画事。72岁的李女士神情专注,起笔虽稍显生涩,几次练习后,一朵像模像样的荷花轮廓渐渐浮现。“今天跟老师学画特别开心,既长了见识,又学了技艺。这幅画完成后,我要挂到家里做装饰。”她笑着说。
教学中,刘兆娥穿行于众人之间,时而轻托学员手腕以教运力,时而亲自示范细节笔法。“大家注意,荷花花瓣分正反面,颜色要有深浅变化,一圈一圈慢慢画。”她一边讲解,一边娓娓道来,“咱们这门手艺,是在山东高密扑灰年画基础上,融汇多种美术元素,逐渐自成一家……”
两个多小时后,米白宣纸上仿佛展开了一池荷塘,朵朵鲜活,生机勃勃。“你画得好看,颜色鲜艳。”“你画的荷花和老师画得最像!”大家互相赞赏,活动室里笑语不断。
笔墨点染间,流淌的不仅是技艺,更是情感的交汇。这些平日操劳家务的双手,此时执笔绘心,勾勒的何止是图样,更是对生活之美真挚的向往。
非遗进社区,不单是传艺,更是激活文化、延续血脉。刘兆娥说:“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民间绘画走进更多人心里,让他们亲手触摸、真心喜爱,这门老手艺才能真正薪火相传。”
(吉林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利颖 雾凇融媒网编辑 刘倩 初审 张勇军 复审 李明丹 终审 王久权)
原标题: 让老手艺闪耀社区课堂——市级非遗项目刘氏民间绘画走进北寺社区见闻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雾凇融媒网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吉林市融媒体中心(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雾凇融媒网、雾凇融媒APP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吉林市融媒体中心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吉林市融媒体中心(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雾凇融媒网、雾凇融媒APP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