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化纤集团10年前建成投产的首个碳纤维原丝项目,生产装备100%进口,产能仅5000吨。如今,生产装备100%自主制造的15万吨原丝项目开始形成产能——8月18日,两条万吨级原丝生产线一次开车成功。
15万吨原丝项目去年4月28日正式开工,共建设12条原丝生产线,今年底将形成10万吨产能。
该项目明年5月全部投产后,吉林化纤原丝产能将达到21万吨。
吉林化纤牢牢牵住原丝生产核心技术“牛鼻子”,经过自主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了一系列技术难题,申报了35项发明专利,使15万吨原丝项目生产装备实现自主制造。
近年来,吉林化纤落实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和我市“四六四五”发展战略,瞄准“六新产业”发展和“四新设施”建设布局,全力推进40万吨碳纤维全产业链项目建设。
目前,吉林化纤已先后投产了6条原丝线、11条碳化线、47条复材拉挤生产线,具有300万平方米编织布和5000只碳碳预制体产能,成为全球唯一的大丝束原丝市场化企业,已经形成全球规格牌号最全、产业链最完整的碳纤维生产体系。
按照40万吨碳纤维全产业链项目规划,吉林化纤将加快推进6万吨原丝、6万吨碳丝、1.2万吨复材等项目建设,到“十四五”末形成33万吨原丝、10万吨碳丝、7.5万吨复材生产能力,为我市打造“中国碳谷”“世界碳都”奠定坚实基础。(江城日报全媒体)(松花江网编辑 罗安东)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