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国际新闻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 天涯海角大联欢 民族团结共奋进

2024-11-27 08:31    石榴云/新疆日报原创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郭玲报道)11月26日,以“民族大联欢·天涯共此时”为主题的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大联欢文化活动在三亚市举行。全国各地代表团相聚“天涯海角”景区,各族运动员在海边延展出一条绵长的“民族风景线”。

  11月26日,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大联欢文化活动在海南三亚举行。运动会网上新闻中心/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活动特别有趣,一直持续到黄昏,可以说是一个浪漫又具有海边风情的民族团结大联欢。”新疆代表团秋千竞赛项目运动员巴合提古丽·珠曼说,从开始的欢迎仪式就特别惊喜,道路两边有各个民族的志愿者,跳着舞、敲着牛皮鼓迎接大家。

  欢迎仪式的人群中,一头麻花辫的艾丽非热·艾尔肯非常引人注意,很多运动员前去与她合影,“我们排练一个月了,我要用最好的状态为运动员加油,今天看见了很多家乡的运动员,特别激动,等我表演完就去找他们合影。”艾丽非热介绍,她家在新疆阿克苏,在三亚理工职业学院上大二,这几天每天都在关注运动会的各类信息。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歌舞团的姑娘们还带着新疆代表团成员体验竹竿舞。“我们从接到任务到现在已准备了一年多,看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画面感到很高兴。”黎族姑娘王桃雀说。

  11月26日,演员在联欢晚会现场表演。运动会网上新闻中心/新华社记者徐速绘摄

  今年是新疆押加队的阿布拉甫·哈热布拉第四次征战赛场,“运动会把56个民族汇集到一起,就像是老朋友聚会。”阿布拉甫说,今年他还认识了很多蒙古族、藏族、苗族的新朋友,能在同一个地方互相交流,切身感受到了民族大团结的氛围,对他来说非常珍贵。

  活动除了迎接仪式,还设置了游园和联欢环节,其中游园设置了百花民舞场、国潮非遗街、奇遇百戏里、民俗社火集、逐浪音乐会5个主题展演区,还有丛林游艺区、沙滩游艺区2个游艺互动区域,每个区域里都有丰富的表演活动。

  游园期间,新疆代表团运动员和海南代表团运动员开展了结对活动。互赠礼物时,新疆代表团的运动员们准备了骆驼玩偶,海南代表团的运动员们送上了贝壳相框,并给新疆代表团的运动员们系上了当地特色的手绳,为他们加油。“欢迎大家来我们大美新疆游玩。”新疆运动员茹克亚木·奥斯曼向大家发出热情邀约。

  游园期间,新疆代表团运动员和海南代表团运动员开展结对活动。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郭玲摄

  “收到礼物很高兴,这是友谊的见证,我们会好好珍藏。”海南板鞋竞速队教练钟进华说,“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员能在一起切磋、交流是很难得的机会,大家都非常珍惜,这次和新疆代表团运动员开展结对活动很有意义,将进一步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加深感情。”

  “我们一直在一起玩,他们还教我新疆舞,感觉很有活力和热情。”海南代表团运动员田晓婵说,也欢迎大家带着家人一起来海南玩。

  新疆代表团运动员和海南代表团运动员合影。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郭玲摄

  联欢会环节,大家在海边落日余晖下观看了一场民族风韵集萃性质的文艺演出,恰好呼应了“天涯共此时”的主题。

  新疆代表团珍珠球竞赛项目教练马东说,进行了几天紧张赛事,刚好趁大联欢活动带运动员放松一下,调整好状态,迎接后面的比赛。“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预期是赢一次,现在已经赢了两次,我们很满意。最重要的是大家交了很多朋友,一起切磋珍珠球的技巧。”马东说。

  在欢迎仪式中的新疆志愿者。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郭玲摄

  米尔扎提·克里木找到了沙滩边“我来自新疆”的标识,便和队友们挨个去合影留念。“今天在沙滩踢球时,认识了很多地方的运动员,大家相互交流技巧,都成为了朋友。我们要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米尔扎提说。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大联欢活动总制作人吴艳介绍,民族大联欢是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特有的活动,目的在于促进各民族儿女交往交流交融,生动地理解和感知各民族文化。

  (松花江网编辑 杨世阳 初审 张勇军 复审 李明丹 终审 王久权)

原标题: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 天涯海角大联欢 民族团结共奋进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