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村紧邻222国道,距离舒兰市区仅6公里,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在环城街道的指导下,村里对流转的土地进行统一规划设计,采用共享出租的模式打造出“一分田小菜园”项目。“该项目在村边2公顷多的土地上,划分出‘一分田’地块200余个,出租给市民。目前,地块租赁已近饱和,配套建设还在继续完善。”兴山村党支部书记李世光说,“这个项目,每年能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2万元,为村民提供20余个就业岗位。”
该项目经营主要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市民缴纳租金认领地块,自己带苗进行种植;第二种是市民仅需支付租金和服务费,地块、工具由村里提供,并由村民进行代耕代种代管。这样,村集体有了地块的租金收益,村民有了代耕代种代管的就近务工收益。村民们最初对于收入来源的种种顾虑打消了,项目逐渐被村民接受和认可。据李世光介绍,现有的地块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下一步还要把周边地块流转起来,扩大项目发展规模。
如今,“一分田小菜园”项目受到了市民、村民的广泛欢迎,每天来到兴山村的人不绝如缕,“农业+旅游”的发展效应已初步显现。“我们还要继续加大线上宣传力度,带动村里的果蔬花卉大棚产业发展,吸引更多的人来我们村享受田园生活,也欢迎大家来兴山村旅游玩乐。”李世光兴致勃勃地说。
(江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邬洪亮 见习记者 靳旭 通讯员 王健安 松花江网编辑 孙桂芳)
原标题: 探索产业振兴新路径 开启农旅融合新模式 兴山村“一分田小菜园”引来“城市农夫”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