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率先印发实施方案;
在全省率先研究制定“全市中小学校党组织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议”两个议事规则示范文本;
构建“市级统筹+专班推进+细化任务+动态督导”工作链条;
打造“六条路径”、构建“四大矩阵”;
…… ……
在11月1日举行的全省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现场推进会上,我市作为典型,展示了阶段性工作成果。
自实施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工作以来,我市高位谋划推进,形成组织部门、机构编制部门、人社部门、财政部门“四方联动”机制,按照有领导机构、有工作方案、有任务清单、有督导检查、有责任落实的工作标准,“一校一策”建立工作台账,确保改革工作纵到底、横到边。截至目前,我市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完成率已达75%。
六条路径 条条靶向选人用人
党组织选人用人的政治关键点,就是选出对党忠诚的好干部。为此,市教育局打造“六条路径”,逐校逐人研究,力求选优配强学校党务工作者。
“改任”路径,全面加强学校党组织领导。重点选择原来学校班子结构合理、工作契合度较高的学校,采取本校书记和校长平级改任的配备方式,保证改革期间学校发展稳定。
“提拔”路径,补充优化学校班子结构。将党性强、懂教育、会管理、有威信的党员干部提拔到书记岗位;将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治校有方、年富力强的干部提拔到校长岗位;将熟悉党建工作、善做思想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提拔到专职副书记岗位。
“交流”路径,促进校际党建工作均衡发展。将党务工作经验丰富、善于做思想工作、群众基础好的干部交流到党务力量不足、党建工作相对薄弱的学校。
“联动”路径,提高县(区)学校党建工作水平。将市直重点中学书记和校长调任到区属重点学校担任书记、校长,在全市范围内,一体化推进领导班子配备工作。
“增设”路径,增强学校中层党务工作力量。中小学校增设党建工作办公室及1正1副干部职数,将党性观念强、专业素质强的党员业务骨干培养为党办主任、副主任。
“聘任”路径,强化对学校党建工作指导。将精通党务工作、临近退休退出领导岗位的校级领导干部聘任为局党组兼职组织员,指导各中小学校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学校新班子配备后,学校党组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组织面貌焕然一新。
四个环节 环环相扣任务落实
针对一些学校对改革工作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对干部调整后职责定位不够清楚等情况,市教育局及时聚焦“四三二一”重点环节 ,确保改革任务落实。
找准“四个定位”。第一时间组织召开干部任前集体谈话会议,以会代训,明确学校党组织、党组织书记、校长、专职副书记职责定位,切实帮助新任干部尽快完成角色转换。
处理好“三个关系”。专门对党组织领导与校长负责、集体与个人、党组织书记与校长的“三个关系”系统培训,全覆盖制定协调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两个制度”。在全省率先研究制定“全市中小学校党组织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议”两个议事规则示范文本,全面厘清权责边界。
修订“一个章程”。第一时间印发《关于开展学校章程修订工作的通知》,目前,全市中小学校已完成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入章备案。
通过改革,党组织全面领导学校的导向更加鲜明,党管办学方向的职责更加凸显,旗帜鲜明树立了党组织在各学校中的领导地位。
四大矩阵 阵阵助力教育赋能
从“政治核心”到“全面领导”的转变,是此次改革的关键点。市教育局狠抓思想教育、组织创建、意识形态、队伍建设,力求让“四大矩阵”成为推动我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强大引擎。
筑牢“教育阵地”,提升思想建设新高度。全面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用好思政阵地,以科研、教研活动为引领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优化德育管理,提升立德树人新成效。
夯实“组织阵地”,焕发组织建设新活力。全面开展“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持续打造“党员政治生日”“党员义务辅导站”等特色党建品牌,将党的教育方针贯穿到学校文化建设之中,建立吉林市校友人才数据库,不断加强党管人才工作。
守好“意识形态阵地”,维护安全稳定新态势。打造吉林市教育APP立体化宣传矩阵,展示我市教育良好形象。
发力“培训阵地”,拓宽队伍建设新维度。实施名优书记校长培养工程、吉林市教师成长关爱工程;加强师德建设,全方位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落实“双培养”机制。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推进党建工作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确保全市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任务如期全面高质量完成。(江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董雪扬 松花江网编辑 孙桂芳)
原标题: 秉向党红心 承教育初心 ——我市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阶段性成果综述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