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深处,踏石留印。
2024年,吉林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市委十四届八次、九次全会部署要求,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紧紧围绕中心大局,把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项目建设、服务群众等各方面全过程,城乡焕新出彩、经济屡攀高峰、文旅持续火热、党心民心交融……
党旗高扬,追光筑梦。铺展这一页党的建设吉林市篇章,落笔厚重,生动万千。
高举伟大旗帜 思想与行动坚决有力
吉林市委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成立全市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嘹亮唱响爱国主义时代主旋律。常态化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在全市掀起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健全主题教育长效机制,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两个确立”的政治共识不断转化为“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
作为全市理论武装工作的牵头部门,市委宣传部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自觉校准思想上的“定盘星”、行动上的“指南针”。
突出学思践悟,全面抓好理论学习——
制定下发《2024年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重点内容安排》《进一步完善落实党委(党组)“第一议题”制度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工作通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集体学习8次、专题自学8次,各县(市)区、开发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学习130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把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指导全市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举办专题学习会,组织开展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集中轮训,分期分批对乡(科)级党员干部进行系统培训,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走深走实。
抓好宣讲阐释,让党的创新理论遍地开花——
深入实施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工程,开展“七讲七进”宣讲活动,累计宣讲2800余场次。高规格组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市委宣讲团,开展宣讲70余场次。开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权威访谈”等专栏,多角度多层次宣传解读全会精神。
全力招才引智 智慧和力量快速凝聚
事业兴衰,惟在用人;用人之道,重在导向。
吉林市坚持人才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全市人才工作力量,实现人才资源总量持续增长,人才素质不断优化。
建强产业人才集聚平台——
成立吉林市化学化工行业产教联盟、吉林市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吉林省功率半导体产业创新联合体,促进企业项目合作,提供农业服务,夯实重点企业科研基础。
激发校友人才活力——
坚持党管人才,深化“1+N”校友人才工作体系,成立吉林市驻沪校友工作委员会,协同驻京、驻深校友分会开展对接交流活动20余次,推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航公司联合实验室、松花湖啤酒、重启白垩纪恐龙乐园等10个项目签约落地。组织赴复旦、交大、吉大等名校宣讲引才,引进硕博人才592人;组织高层次人才专项招聘,引进驻企服务高学历硕士人才120人,吸引1.8万名高校毕业生择吉留吉。
邀请院士专家来吉传经送宝——
举办第十九届中国经济论坛,来自政商学界的500多位嘉宾对吉林市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给予高度评价。本届是自2011年以来,该论坛首次走出北京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高层次人才围绕吉林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等方面建言献策,会上签约金额145.6亿元。举办中国科协2024年高层次人才国情考察(吉林)、省院士专家吉林行活动和人才回家过年活动,67位院士专家围绕化工产业延链补链、碳纤维应用拓展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优化人才服务保障能力——
完善驻企服务人才《管理办法》,畅通“服、育、管、用”渠道,形成驻企人才闭环管理体系;建立网格化服务专家人才体系,分层次设立270名人才服务专员,为人才提供专属服务。
一条条措施,一次次活动,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为我市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合力。
从严纠治“四风” 纪律作风建设持续深化
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吉林市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把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贯通起来,不断把纪律建设引向深入。
开展纠治“四风”问题专项行动——
紧盯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节点,制发廉洁过节通知,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细化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围绕纠治“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新形象工程”、精文减会、违规吃喝、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等重点问题开展联合检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855起1187人,其中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646起933人。
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
出台《吉林市纪委监委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制定《关于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方案》,重点监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政务服务、执法监管、政商关系等方面30项重点问题,发现并推动整改问题33个,帮助企业解决问题40个。
严管厚爱抓好纪律执行——
严肃查处违反和破坏党内法规制度的行为,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和处理5958人,其中“第一种形态”占比59.4%;精准严肃问责,围绕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方面问题,全市问责党员干部和监察对象158人;准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出台《吉林市纪委监委关于进一步激励全市干部担当作为的十条措施》,为35名受到失实检举控告党员干部澄清正名,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坚持标本兼治 惩治防一体贯通
吉林市委深入贯彻中央纪委、省纪委全会部署,加强对反腐败工作的领导,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握“稳”的基调、“实”的作为、“效”的导向,推动防范和治理腐败问题常态化、长效化。
强化反腐高压态势——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继续紧盯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严肃查处教育、规划、国企、开发区等重点领域“一把手”典型案件。去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2116件、处分2390人,移送司法机关87人。
深化以案促改促治——
市纪委监委出台《吉林市纪检监察机关关于规范开展监督促治、以案促改工作的办法(试行)》,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学生餐”、工程项目招投标等重点领域以案促改工作,充分发挥查办案件治本功效。去年,全市同步开展以案促改97件,提出意见建议290条,推动健全制度机制185项。
全方位、多角度挖潜警示教育资源——
以打造“廉润江城”品牌为统领,推出“江城寻廉迹”吉林市廉洁文化10条主题路径、培育廉洁文化“一县一品一特色”,在全市开展“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纪律教育月活动,开展家风助廉主题活动,常态组织旁听职务犯罪庭审,依托新建成的吉林市全面从严治党警示教育展馆分层分类分条线开展警示教育307场次1.28万人次,激发党员干部崇廉尚洁、见贤思齐的自觉。
征途在星辰大海,潮涌于壮阔山河。
党旗所指,就是前行方向。以梦想为岸、以旗帜掌舵、以信仰为帆、以奋斗作桨,党的建设引领吉林市振兴航船劈波斩浪、奋楫前行。
(吉林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利颖 编辑 曲施潭 初审 张勇军 复审 李明丹 终审 王久权)
原标题: 党旗高扬领航程——二〇二四年吉林市党建工作综述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雾凇融媒网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吉林市融媒体中心(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雾凇融媒网、雾凇融媒APP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吉林市融媒体中心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吉林市融媒体中心(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雾凇融媒网、雾凇融媒APP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