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融媒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吉林市

绿色净美 富民强村——2024年全市“三农”工作发展综述

2025-02-21 08:14    吉林市融媒体中心

  翻开市农业农村局的工作年鉴,2024年全市“三农”战线奋发图强,成绩单亮眼: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实现5%,位列全省第二位,有力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增强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去年全市秋粮进入收获期后,丰满区五道岭家庭农场负责人葛金东看着粮仓里冒了尖的玉米高兴地说:“粮仓装不下了。”他的家庭农场种植玉米260亩,收获玉米产量42万斤——“粮食放在哪儿”,成了他幸福的新烦恼。

  葛金东的“烦恼”是全市农业生产的亮眼成绩单。2024年,我市克服自然灾害影响,全力稳定粮食生产,通过大力推广实施保护性耕作,科学实施玉米化控技术、水稻病虫害飞防技术,不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达到95.28亿斤,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继续保持“双增长”。

  不仅仅是粮食,我市深入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市果蔬、猪、牛、羊、禽、水产等重要农畜产品保持安全稳定供应。

  与此同时,我市科技兴农、品牌强农、机械助农步伐全面提速。全市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87万亩,总投资8.15亿元。新增林下经济面积2.8万亩,申报认定“长白山人参”品牌产品26个。食用菌、灵芝种植规模迈上新台阶。全市新增国家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户、省级龙头企业8户。此外,通过推进种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农机推广,全年审定农作物品种、农机总动力均较上年实现增长。

  我市着眼质量兴农,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开启新篇章。

  去年春耕开始后,永吉县张全家庭农场的张全每天一大早就拿起手机,查看水稻的生长状况并按提示进行浇灌、施肥。

  张全的“新农事”是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而磐石市石嘴镇则是我市农业生产绿色发展的又一个例子。

  过去,作为蛋鸡养殖大镇,由此产生的粪污曾经让整个石嘴镇的空气中都飘着一股鸡粪味。不少人因此搬到其他地方。近年来,不符合环境要求,不能达到产品标准的蛋鸡养殖户陆续退出,一批采用现代化养殖方式、产品绿色达标的养殖企业成为行业发展的标杆。现在,进入石嘴镇,再看不到过去的粪污,闻不到难闻的鸡粪味,鸡粪全部被当地生物有机肥厂变废为宝还田了。

  这样的转变在全市还有很多。桦甸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网格化管理模式、农牧结合种养循环模式等新办法新举措得到广泛关注和大面积推广,去年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以上。通过深入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推广新技术和新型肥料,全市农药使用上持续保持减量控害状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

  通过政策引导、产业扶持,如今全市的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金扁担”不仅挑得越来越好、越挑越稳,也挑起农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的底气和希望。

  这一年,我市瞄准生态宜居,推动净美乡村建设展现新面貌。

  去年,我市将净美村庄建设作为全市农业农村领域最大的民心工程,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广泛倾听农民诉求,全面排查各村短板弱项,做到‘一乡一村’拿方案,分类定标、因村施策,坚定地将绿水青山打造为“幸福靠山”。

  去年10月中旬,全市净美村庄建设拉练检查组在磐石市宝山乡北锅盔村,惊讶于这里家家户户的水冲厕所,让人们了解了“为什么这个村这么整洁干净”。

  现在,行走在江城大地的各个村落,见到的是房屋错落有致、道路宽敞整洁、花草树木交相辉映、文化广场热闹非凡……

  去年,我市在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中,以“小切口、大变化、聚众心”为出发点,围绕美丽环境“打底”、特色产业“强基”、和谐善治“聚魂”开展净美村庄建设,为广大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目前,全市已创建“百村示范”村43个,“千村美丽”村548个,创建“干净人家”14.88万户,村庄清洁行动覆盖面保持100%,永吉、磐石、桦甸先后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乡村变美,形成了一批农耕文化、古村民居、吉菜美食、生态观光、养生度假目的地。如今,在吉林市蜿蜒流淌的松花江畔,美如星辰散布的1383个乡村,正焕发出勃勃生机,承载着当地农民的幸福,蕴藏着民族复兴的梦想。

  这一年,我市聚焦共同富裕,推动富民强村水平迈上新台阶。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去年,一项项务实举措为这个承诺作答——

  乡村全面振兴继续保持了帮扶工作和帮扶政策稳定,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不断巩固,有效运行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扎实推进11项增收举措,投入衔接资金2.21亿元,实施产业帮扶项目170个、发展庭院经济2万亩,脱贫人口人均收入达到16400元以上,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持续巩固完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序推进,全市家庭农场发展到13000家、农民合作社稳定在6600户,完成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788万亩,规模化经营比例达超过70%。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到3987家,服务带动小农户10万户。

  大手笔的谋篇布局,擘画了我市农业现代化的壮丽篇章。一项项成果都是农业“变强”的一笔笔生动注脚。如今,依托科技、质量、品牌、信誉、文化和绿色等特色标签,我市农业正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

  (吉林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春和 编辑 曲施潭 初审 张勇军 复审 李明丹 终审 王久权)

原标题: 绿色净美 富民强村——2024年全市“三农”工作发展综述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雾凇融媒网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吉林市融媒体中心(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雾凇融媒网、雾凇融媒APP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吉林市融媒体中心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吉林市融媒体中心(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雾凇融媒网、雾凇融媒APP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