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融媒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吉林市

■我市法院法护@民生系列报道之二 我市法院推广示范文本应用——让群众看得明白写得规范用得顺畅

2025-08-22 08:18    吉林市融媒体中心

  写起诉状和答辩状,是人民群众参与诉讼程序的第一道“关口”。如何让缺乏法律知识、不熟悉诉讼流程的普通群众清晰表达诉求?如何避免文书格式错误?怎样准备才能让自己的声音被准确听见?

  为进一步优化立案服务,切实打通诉讼服务“最后一公里”,我市两级法院通过“线下精准指导+线上智能推送+联动培训覆盖”三位一体方式,全力推动“两状”(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应用,把示范文本应用这件便民实事办好,把促推案件提质增效这件好事办实。

  面对面指导重在为民

  “法官,别人借我钱不还,我想起诉要回,但我没啥文化,对法律又不懂,不知道起诉状咋写,怎么办?”

  近日,丰满区人民法院立案大厅来了这样一位当事人。诉服引导员听闻,现场指导他用最新推出的格式化、要素式民事起诉状模板,将诉讼请求、事实理由等核心内容按照表格选项勾选,同步完成证据材料整理,快速地帮助他完成了立案手续的办理。

  据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一庭庭长张蕾介绍,目前使用的表格化、要素式“两状”示范文本,由最高人民法院、中华律师协会研究制定,包括刑事(自诉)、民事、商事、知识产权、海事、行政、环境资源、国家赔偿、执行共9个领域67类常见案由。当事人只要以勾选、填空等方式即可生成规范文书,避免因格式错误导致的反复修改。

  我市法院今年年初开始推广“两状”示范文本应用以来,全市11家法院都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立诉服引导员或引进志愿团队,面对面指导、手把手教学,引导自诉当事人使用示范文本,便利当事人诉讼、减轻当事人诉累。

  “示范文本看得明白用得顺畅,避免了反复修改的麻烦。”当事人说。

  上半年,我市法院民事案件立案材料补正率下降25%,通过示范文本办理案件1200余件。

  智能服务重在高效

  “拿出手机扫一扫,秒秒钟就能下载一份起诉状,这项服务既便利又高效。”近日,因买卖合同纠纷到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的高先生说。

  除了在窗口放置纸质示范文本外,全市法院还在诉讼服务大厅和21个派出法庭显著位置张贴示范文本电子版二维码,部分法院还在司法公开网、微信公众号、法院官网、微信小程序等提供下载路径,多渠道为群众提供“指尖诉讼”的便利。

  市中级人民法院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立诉状辅助生成系统。当事人将身份证放置在读卡区,回答系统提出的问题,系统就会自动生成诉状,当事人可直接编辑修改,也可下载后自行编辑。

  “没想到现在到法院立案又快又简单,真让老百姓省时省力又省钱。”当事人通过诉状辅助生成系统,仅用5分钟就完成符合规范的法律文书,不由得对法院的智能服务连连夸赞。

  格式化、要素式民事起诉状充分尊重和考虑当事人对纠纷解决方式的意愿,在对应栏目中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元可选的纠纷解决方案。对同意调解的当事人,及时组织先行调解工作。

  2025年上半年,全市法院通过先行调解方式处理案件21093件,调解成功4027件,促推矛盾纠纷化解驶入“多车道”“快车道”。

  立体式宣传扩点成面

  “无论您是第一次参与诉讼的普通百姓,还是需要应对纠纷的企业经营者,这份文本都将成为您可靠的‘法律助手’……”年初以来,我市两级法院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组织法官通过遍布城乡的“法官说法工作点”和“百姓说事点”,向群众宣传推广,扩大“两状”示范文本的应用覆盖面。

  3月,市中级人民法院还会同市司法局开展交流会商、培训律师代表,组织律师协会、基层法律工作者参与推广,形成“法院主导、社会协同”的工作格局。

  在“积极引导、自愿选择”原则下,“两状”示范文本逐渐实现从“推荐用”到“主动选”、从“可用”到“管用”的转变。截至8月15日,全市法院符合67类案由新收一审案件中起诉状示范文本使用率达76.26%。

  (吉林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赵迎华 雾凇融媒网编辑 齐源  初审 张勇军  复审 李明丹  终审 王久权)

原标题: ■我市法院法护@民生系列报道之二 我市法院推广示范文本应用——让群众看得明白写得规范用得顺畅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雾凇融媒网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吉林市融媒体中心(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雾凇融媒网、雾凇融媒APP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吉林市融媒体中心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吉林市融媒体中心(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雾凇融媒网、雾凇融媒APP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