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十四五”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市在高质量发展新路上积厚成势、开辟新局的关键五年。
五年励新,行稳致远。五年间,我市加快建设“一个中心、四个基地”,振兴步伐铿锵有力,传统产业新质蝶变、城市面貌焕新焕盛、乡村振兴迈向新台阶、民生事业取得新进步,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打下坚实基础。
松江奔流,奋楫者先。本报今日起推出“高质量发展江城新答卷”专栏,全面展现“十四五”时期江城激流勇进新面貌、百舸争流新图景,从而锚定奋斗目标,开足马力驶向下一个五年更为广阔的新天地。
时间的巨轮驶入“十四五”规划收官的2025年,北国江城喜讯不断——
“化工长子”再踏新征程,“十四五”时期国家批准的首个大型石化项目吉林石化转型升级项目全面投产,新建100万吨/年裂解汽油加氢、120万吨/年乙烯等装置陆续开车,迈上“减油增化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
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吉林化纤集团在国内碳纤维风电领域市场份额达到95%,在碳纤维无人机结构件市场份额达到六成,“中国碳谷”加速崛起。
江城文旅扬名铸品牌,前不久在云南大理召开第三届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国家第一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地区名单,“吉林市雾凇之都、滑雪天堂户外运动目的地”在列,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城市。
城市内外交通畅通,长吉南线、红旗大桥等重点工程陆续通车,一条条“断头路”接连打通,为江城带来新活力。
…… ……
“十四五”时期,面对外部压力增大、内部挑战增多的复杂形势,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全面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产业升级蓬勃向新
“十四五”时期,省委省政府明确将我市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城市发展上升为省域战略层面。
立潮头掌舵,奋楫正当时。我市抢抓发展新机遇,全力打造全国一流化工产业基地、世界级碳纤维产业基地、世界级冰雪产业基地、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四个基地”,为加快建设形神兼备的新时代新江城强基固本。
“十四五”期间,吉林石化转型升级项目完成了谋划、建设、投产。这个新中国成立以来吉林省单体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让吉林石化的乙烯、丙烯腈等重点产品产能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ABS产能位居全国第一,标志着“化工城”开始谱写新的篇章。
目前,国内生产的大型风电叶片碳纤维碳板,每10片有9片来自吉林化纤集团。在龙头企业吉林化纤集团的带动下,我市已初步形成国内最完整的碳纤维全产业链条,碳纤维原丝产能全球第一,碳丝产能全国第一。
我市冰雪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着力推动实施北大湖滑雪场整体开发、松花湖滑雪场西扩两大工程,培育千亿级冰雪产业集群。北大湖度假区雪道达到74条、单体接待能力亚洲第一,松花湖度假区蝉联8届世界滑雪大奖。2024年雪季两大雪场接待游客数量再创历史新高、保持全国领先。
依托丰沛的水能资源,我市开工建设了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抽水蓄能基地的标志性工程——蛟河抽水蓄能电站。这个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超12亿千瓦时,实现绿色循环利用。“十四五”时期,我市还积极推进一批储备抽蓄站点项目,开展“氢动吉林”行动,加快培育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产业集群。
汽车产业基础更加扎实,形成了涵盖整车制造、动力系统、车身系统、底盘系统、电气系统以及模具与工装设备的完整产业链体系。电子信息制造业初步建成以华微电子为产业龙头,形成了集功率半导体器件设计研发、芯片加工、外延供给、封装测试及产品营销为一体的功率半导体全产业链。依托碳纤维材料供给、航空维修等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开工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在低空经济产业新赛道上加紧布局。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1633.2亿元,比上年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2%,逆势上扬;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5%,动能强劲。
文化旅游尽显活力
城市的活力从来不会无故升温,而是需要用心营造。2024年6月,一场世界锅包肉大赛引发热议,迅速登上全国抖音热榜第1名和小红书热榜第1名。今年8月,宠物博览会话题再次登上热搜榜。
以赛事经济引领、新兴产业培育激活产业链条,从而扩大内需,是我市在“十四五”时期推动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活动引发链式反应。世界锅包肉大赛后,锅包肉订单激增。宠物博览会后,宠物经济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夜幕降临,城市烟火气渐浓。“十四五”期间,我市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打造消费新场景。2021年,我市被确定为全省夜经济示范城市建设试点市。2023年,东市财富商圈、河南街商圈、高新印象滨江商圈被认定为“省级夜间消费集聚区”。12条特色美食街区升级开街,松江中路、望云拾玖坊等网红街区火爆出圈。万种商品展示中心、老字号胡同、马迭尔西餐厅陆续落址河南街商圈。
以“大东山水迎天下”为主题,我市致力打造“博物馆之城”“景区中的城市”“中国北方休闲旅游目的地”,推动“凇星江山夜、 雪鸟食文泉”十大文旅IP火爆出圈。
市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吉海铁路总站、建制博物馆等11处文博场馆全新开放,备案博物馆每万人拥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松花江龙舟赛、吉林市马拉松等精彩赛事点燃城市激情,京剧艺术月等精品活动备受关注。
2024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人次、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分别增长21.6%和22.4%,获评“中国冰雪旅游十佳城市”。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重点行业营收增长15.8%,发展活力十足。
乡村振兴硕果累累
天时地利人和,正是风禾尽起时。我市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十四五”时期全市粮食产量稳步增长,从2020年的426.2万吨增长到2024年的476.4万吨,今年有望再创新高。
“十四五”期间,全市“东粮中肉东特”的乡村产业格局加速构建,乡村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聚势跃升。
稻米产业优势进一步延伸,舒兰大米、万昌大米荣登“中国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桦甸黄牛肉品多项指标媲美“和牛”,成功亮相2022年北京冬奥会。果品、黑木耳、柞蚕、林蛙等传统产业规模常年位于全省前列。全国单体最大的800栋灵芝种植基地建成,灵芝孢子粉、灵芝保健饮品等产品畅销全国。白鹅产业链条系统完整,羽绒供给量位居全国前列。
如今,永吉大米、舒兰大米、黄松甸木耳、桦甸黄牛肉、磐石柞木灵芝、磐石大米、磐石木耳、丰满鸡蛋、磐石锦绣海棠、丰满区鲤鱼10个产品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我市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农村低收入群体实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扎实推进增收举措,投入衔接资金实施产业帮扶项目,发展庭院经济,2024年脱贫人口人均收入达到16400元以上,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十四五”时期,我市始终将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构建“大就业”格局,建设四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1902个,“家门口”就业创业服务站430个,农村半小时服务圈1384个,城镇15分钟、农村半小时就业服务圈实现全覆盖。全市累计城镇新增就业2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持在年45万人规模,零就业家庭始终保持动态清零,职业技能培训20万人次,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就业质量不断提升。
伴随经济发展和城市繁荣,我市对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的吸引力显著增强。提供“求职一张床”服务,高校毕业生免费入驻人才驿站1周……我市着力解决高校毕业生留吉过程中“关键小事”。2024年,18175名高校毕业生择吉留吉,常住人口连续两年实现净增长。
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锚定“健康吉林建设”主线,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质量提升,为群众健康筑起坚实屏障。48家医疗机构实现270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37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落实“一次就诊只挂一次号”。32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全部开设老年医学科。
全市教育系统以建设教育强市为战略支点,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变。至目前,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5%、较“十三五”末提升25%,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位次。新建、扩建、转公义务教育学校17所,新增学位2.4万个。
“十四五”期间,我市启动“城市更新三年行动”,2023年-2025年计划推进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8项,概算总投资91.5亿元,打造空间布局合理、区域功能联通、三产并驱融合、城乡一体振兴、自然生态优美、人民生活幸福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七中过街天桥、儿童医院过街天桥投用,平山街、嫩江街、恒山东路、纸业路、东兴街、东青街等“断头路”打通,极大方便了市民出行。红旗大桥竣工通车,新城大路加快建设,带动南部新城开发加速。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全面提升,一江两岸昼夜景色如画。老旧小区加快更新,到今年10月,2024年启动的171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基本完工,改造涉及住宅1216栋,总建筑面积655.4万平方米,8.4万户居民因此受益。列入2025年改造计划的195个小区已进入前期筹备阶段,预计年底前将先行开工一批,进一步扩大惠民范围。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新成效新突破,凝结着江城人民的汗水和智慧,增添了砥砺奋进的底气和信心。全市上下将把吉林市发展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局中考量、谋划和推进,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抓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科学编制全市“十五五”发展规划《纲要》,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步一个脚印把习近平总书记为吉林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生动实景。
(吉林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杜清华 雾凇融媒网编辑 孙淑萍 见习编辑 刘倩 初审 张勇军 复审 李明丹 终审 王久权)
原标题: 奋楫励新 行稳致远——我市“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综述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雾凇融媒网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吉林市融媒体中心(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雾凇融媒网、雾凇融媒APP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吉林市融媒体中心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吉林市融媒体中心(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雾凇融媒网、雾凇融媒APP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