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吉林省召开本轮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第49场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工作最新进展。
逐步解除社会管控后,复工复产中各行各业如何加强疫后管理?对此,吉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姚来顺给出建议。
姚来顺表示,各行各业在陆续复工复产的过程中,一定要制定手册和方案,严格落实常态化行业管理措施,认真执行疫情防控规定和本行业相关工作规定,确保各行业疫情防控实现全链条、全过程、全覆盖管理,筑牢防线。同时,积极统筹好复工复产与安全生产工作,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严禁“带病”复工复产。
姚来顺建议,重点人员方面,对从事冷链物流、商场、农贸市场、大型超市、快递、外卖、出租车等行业重点人群,要建立返岗员工“花名册”,严格做好健康筛查,实行健康状况“一人一档”管理,确认健康后方可返岗。另外,要定期进行核酸检测,并在日常管理中指导从业人员做好个人防护。环境清洁消杀方面,各行各业在复工复产前,要对所属区域按照先小后大、从里到外、由点至面的顺序,组织一次全覆盖、无死角的环境消毒,消毒不到位,不能开工运营。在复工复产后,进行以清洁为主、消毒为辅的常态化预防性消毒,保持一定的强度和频率。各行各业复工复产要做到网格化最小单元时空闭环,以最小的社会成本获取最大的防控成效。最小单元闭环管理应做到“十二定”和“五同”:十二定即定人,定房,定车,定座位,定工位,定餐位,定厕,定时,定区域,定路线,定通道,定点位;“五同”即同室,同洗漱,同餐,同车,同工。最小单元内员工住宿、用餐、洗漱、工作时尽量防护好,保持有效距离,严禁不同最小单元相互交集,坚决禁止破“环”破“网”。当前疫情形势下,复工复产要切实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牢牢把握“早、小、严、实”的处理原则,确保发现疫情第一时间控制在最小单元。
(松花江网编辑 李冠群)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