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7月16日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考察,来到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同当地群众进行座谈。近日,新华社记者回访了当时向总书记汇报返乡创业经历的村民代表金君。
【情景回放】
进村前,要经过一大片水稻田。习近平总书记下车,沿着泥泞的田埂走进稻田,同正在田间劳作的村民和农技人员交流。总书记说,中国有13亿人口,要靠我们自己稳住粮食生产。粮食也要打出品牌,这样价格好、效益好。祝乡亲们大丰收。
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户村民家中召开了一场小型座谈会。按照朝鲜族习俗,总书记脱鞋走上地炕,盘腿而坐同乡亲们拉起家常。32岁的金君作为返乡创业青年代表坐在总书记身边,向总书记汇报从事水稻种植加工的创业经历。
【金君心声】
“粮食也要打出品牌”,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一下子打开了我的思路。
我2009年从国外留学回来后,在村里办起了有机大米农场,也成立了大米加工公司,尝试带领乡亲们走出“家家守着一亩三分地”的耕种方式。但那时,每天最多加工30吨大米,基本都是在本地销售,好大米一直卖不上好价钱。
总书记的嘱托为我们延边大米、吉林大米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让我们有了走产业化、品牌化的底气和信心。
为打响品牌,我们去了许多地方考察,请农技专家为水稻种植提供科技支持。老品种得到了改良,米粒变得更精、更细、更香。
品质上来了,我们扩大了种植规模、扩建了加工厂房,同时引进专业化加工设备和标准化生产线,还借助线上营销打开了新销路。过去只能在本地线下销售的大米,如今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到全国各地。
这些年来,光东村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成了全国有机大米种植科普示范基地、国家环保认证的有机大米基地。稻米价格从过去的每公斤8元,卖到了现在的每公斤15元,带动300多户村民一起致富。
当年,总书记鼓励我好好干,现在我想向总书记报告,这些年,我们延边大米不仅销往全国各地,更卖到了韩国、日本等国家。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延边大米由“香”到“响”了。
新华社记者高楠 金津秀
(0松花江网编辑 周游)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