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吉林新闻

吉林:送去助企“及时雨”,打开经济“稳定阀”

2022-07-09 09:07    人民网-吉林频道

  6月18日,从吉林化纤集团公司传来一条好消息:吉林化纤首条35K预浸料专用大丝束碳化线一次开车成功。这是今年吉林化纤继首条35K风电专用大丝束碳化线开车成功后又一个重要项目顺利开车,也是吉林化纤疫后经过60多天的昼夜奋战再次投产的第二条生产线。

  吉林化纤首条35K预浸料专用大丝束碳化线一次开车成功。(吉林化纤集团公司)

  “对企业来说,资金就是血液。多亏了一系列助企纾困好政策,把疫情对我们企业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吉林化纤集团公司规划发展部部长李晓明说。

  今年3月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吉林省,多个城市被按下“暂停键”。疫情发生以来,吉林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帮企业减负的好政策,给企业吃上了稳定发展的“定心丸”。

  “相关部门放宽贷款审批条件,缩短审批时间,疫情期间申请到的贷款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项目建设一点也没耽误。”李晓明说,不仅如此,疫情期间集团有贷款到期需要还款,正好赶上政府出台的好政策,申请了贷款展期,给企业减轻了不少压力。

  吉林化纤集团公司在建项目。(吉林化纤集团公司)

  吉林化纤集团公司享受到的政策红利还远不止这些:增值税留抵退税2090万元;工伤保险费率下调,一下节省了588万元;稳岗返还比例由30%提至50%,稳岗补贴累计返还26万元;留工培训补贴目前已到账80万元……“对企业来说,这些政策就是‘真金白银’。给力,实在!”李晓明说。

  为稳住经济大盘,助力复工达产。自疫情发生以来,吉林省相继出台《阶段性社会保险助企纾困政策实施办法》《关于扩大阶段性社会保险助企纾困政策实施范围》《关于进一步助力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健康发展若干措施》等助企纾困政策实施办法,在加大纾困资金支持、缓缴三项社会保险费、减税降费、企业稳岗返还、加大信贷支持等多方面出实招、创新举,保市场主体平稳渡难关。在吉林省出台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全省各地也纷纷出台适合本地的助企政策,帮助各类市场主体有效应对疫情冲击,脱困发展。

  “长春市出台的‘28条’政策措施对我们小微企业来说,不仅仅是得到一些补助,更重要的是坚定了我们发展下去的信心。”吉林省农研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主任刘俊梅激动地说,我们企业规模虽然不大,但党和政府没有抛弃我们,为我们想办法、想出路,这对我们来说是莫大的鼓舞。”

  疫情后,吉林省农研科技有限公司迅速复工复产。(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刘俊梅所说的“28条”政策措施,是长春市5月14日出台的《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进一步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政策措施》。“大到减税降费、贷款贴息,小到房租、水电费补贴,在‘28条’政策措施里都提到了,这对我们来说真是太贴心了。”刘俊梅笑着说,现在有了政策扶持,公司情况一天比一天好。

  吉林省的各项贴心政策,为大型企业及中小微企业发展增添了动力,也为个体商户送去了暖意。水电费补贴到账了,是长春市民张辛宇近期最高兴的事。“真没想到,把问题在‘领导留言板’上说一说,很快就得到了解决。”张辛宇开心地说。

  原来,张辛宇和母亲共同经营一家食杂店,但因营业执照和房主不是同一个人,无法享受300元一次性水电费补贴。“法人是我母亲,房主是我本人,证明不了水电是我家商铺用,助企纾困补贴拿不到可咋办?”无奈之下,张辛宇在“领导留言板”上求助。

  吉林网友在“领导留言板”留言获解决

  民生事,无小事。网友留言后,该问题引起了吉林省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吉林省委办公厅网络舆情处第一时间将留言转交长春市二道区委,要求对留言事项积极协调处理。二道区委责成属地街道调查处理,并通过电话向该网友反馈办理结果。经核查,该网友未能够申请补助的原因为该商铺因房屋水电缴费人与企业法人姓名不符。经工作人员协调办理后,水电缴费人姓名已更改完毕。

  “为老百姓解决民生问题的好平台。”留言后没过几天,300元补助就到账了,网友在“领导留言板”点亮了“五心好评”。

  ……

  政策贴心暖心,吉林发展更有信心。项目工地塔吊林立,抢工期、赶进度;企业车间内机械轰鸣,工业基地的脉搏再次强劲跳动;商场、步行街人头攒动,烟火气给个体商户带来了“人气”。疫情阴霾逐步散去,伴着复工复产的紧密鼓点,恢复勃勃生机的吉林大地正谱写着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新篇章。

    (松花江网编辑 罗安东)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