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吉林新闻

海兰江畔好风光:民俗村找到致富金山

2022-07-16 08:46    中国新闻网

  光东村的稻田风光(资料图)。 高龙安 摄

  换上鲜艳的朝鲜族服装,吹起洞箫,70岁的方顺烈显得精气神十足。

  方顺烈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光东村村民。年轻时爱好文艺的他,如今是村表演队队长。入夏后,光东村游客渐多,方顺烈和队员们时常被请去表演朝鲜族歌舞。“我们有8名队员,每场表演都有演出费,遇上旺季一天能演两三场,最忙的一年我们演了150多场。”

  方顺烈喜欢这种忙碌,这样的生活让他感到充实和幸福。

  近些天来,延边光东朝鲜族民俗旅游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丽娜同样忙碌,不是在接团,就是在接团的路上。最近几年,光东村旅游产业发展得风生水起,杨丽娜颇有成就感。

  时间回到2011年春季,当时26岁的杨丽娜独自来到和龙市周边探访,希望在海兰江畔找到一处适合发展乡村民俗游的村庄。

  光东村是杨丽娜最终选中的“宝地”:这个村子盛产稻米,朝鲜族特色浓郁,村容干净整洁,有不少空闲的老房。她和村民们商量,租一批空房做民宿,通过开发旅游产业和大家一起致富。

  彼时的延边,乡村旅游还是一个新概念。作为从小生长在长白山下的孩子,杨丽娜相信,优美的田园风光和纯朴的朝鲜族特色文化能够打动外地游客。

  鸟瞰光东村(资料图)。 延边州委宣传部供图

  她东拼西凑拿来一笔资金,将村里荒废多年的校舍改成餐厅,开发了稻田观光、民俗表演等项目,仅仅几年光景,光东村就成为了延边远近闻名的民俗旅游村。村里铺了新路、建了新房,修了观光小火车、观景台和稻田画,村民陆续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杨丽娜与300多家旅行社建立了合作关系,还把光东村的成功经验带到了附近的奶头山村和金达莱村,带动三个村子一起致富。去年,她帮助当地农民售出10余万件大米。

  家乡潜力无限,让年轻人看到了成功创业的光亮。2021年春天,“90后”年轻人方光龙和母亲姜香花从城里回到光东村,他将家里的老房改成民宿,并在院子里搭起凉亭、种上青菜,不久便迎来了第一批客人。

  方光龙非常看好村子的发展前景。这几天,他打算把院子再修整一番,以备迎接更多客人的到访。

  7月9日,全国老区宣传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空间站展示了6张革命老区新貌图片,其中一张就是光东村。笔直的村路、漂亮的屋舍被一望无边的稻田环绕,远处山脉满是青翠,延绵至天边。

  原标题:(人民幸福生活)海兰江畔好风光:民俗村找到致富金山

  (松花江网编辑 李冠群)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