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8月23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新社记者: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我们注意到,今年大会将举办网络文明社会共建分论坛,请问中央网信办采取了哪些举措来推进社会各界和广大网民参与网络文明建设?谢谢。
中央网信办副主任 国家网信办副主任 盛荣华: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想请我们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局长章勋宏先生来回答。
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局长 章勋宏:谢谢。网络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齐动手,社会各界齐努力。我们坚持广泛动员,一体推进,充分调动行业主管部门、网络社会组织、网信企业、正能量网络名人,以及广大网民的力量,努力构建人人参与、齐抓共治的网络文明建设工作新格局。具体来说:
一是持续抓好《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贯彻落实。加强对《意见》的宣传,推动各地各部门研究制定具体的落实方案,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网络文明建设,为《意见》的落地落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强化统筹协调。推动由各级网信办、文明办牵头抓总,加强对网络文明建设的组织指导和协调服务,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工信、公安、文旅、广电、工青妇等部门和群团组织的作用,做到定位明确、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统一高效。
三是会同文明办深化网络文明创建。把网络文明建设的情况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评选标准,加强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有力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向网上延伸,实现网上网下文明建设有机融合,互相促进。
四是打造一批具有行业领域、地域特色的网络文明工作品牌。全力办好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持续深入实施“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和网络公益工程,做大做强中央网信办一批网络文明建设的旗舰项目,会同相关部门分领域选树一批精品项目,指导各地培育属地的工作品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总结转化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的成果经验,以筹备好这次网络文明社会共建分论坛为重要契机,携手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凝聚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社会共识。谢谢。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