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8月23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我的问题想提问给沈部长。我们了解到,天津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方面较为突出,请问天津主要有哪些经验做法?谢谢。
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沈蕾:谢谢你的问题,也很感谢你对天津网络治理工作的评价。我们体会,良好的网络生态既是建出来的,也是管理出来的,建设和管理是相辅相成的。近几年,天津在网络管理、网络建设、网络治理方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特别是在市委主要领导的直接推动下,我们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是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工作体系。我们在市、区、街镇、农村、社区这样几个层级,建立了“三级确保、建设四级、多级完善”这样的网络工作格局,各级党政部门和市属高校普遍都独立设置了网信办,有的是加挂了网信办的牌子,这样也使得我们网信队伍建设、源头治理和协同治理能力大大提升。
二是建立了有力的法治保障。我们以《网络安全法》为遵循,完成了《天津市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条例》《天津市网络虚假信息治理若干规定》地方立法,建立了网络数据安全的监管平台和执法队伍,制定了数据安全、信息备案、监督检查和App评估监测三个地方标准,网络空间的法治化得到了有力的推进。
三是形成了快速处置的工作机制。我们针对网络谣言等有害信息,建立了全市网络举报一体化受理机制和联合辟谣机制,打造“天津举报”“天津辟谣”等传播矩阵,清除有害信息传播的土壤,同时也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对反映群众诉求的网上信息,第一时间发现收集,形成线下和线上联动、及时办理的工作机制,及时回应群众的诉求。
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天津将坚决履行好首都政治“护城河”的责任,以“护航二十大”为主题,持续开展“海河净网”专项治理行动,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谢谢大家。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