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融媒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县区新闻 舒兰新闻

林下有“道” 点“绿”成金 ——看舒兰如何发展林下经济

2025-01-18 10:20    吉林市融媒体中心

  舒兰市林下经济又有了新发展。据舒兰市林业局预计,2024年,该市林下经济总面积、产值,与上年比均会有新提升。

  保护利用打基础

  舒兰市地处张广才岭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林地总面积25.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2.55%,森林资源十分丰富。

  近年来,舒兰市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市场主导、有序发展,科技支撑、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稳步发展林下经济,形成了林下种植养殖、林下采集(加工)、文旅康养的格局。其中林下种植以人参和中草药产业最具代表性。

  目前,舒兰市人参种植面积1500余公顷,有原生野山参、大马牙等品种,保有量约为1.37亿株,建成了全国唯一的“野籽野播”野山参基地。其他中药材种植面积近200公顷,主要有龙胆草、五味子等品种。

  去年,舒兰市野山参面积已达到440.4公顷,大小野山参存有量5000万株。为了推进野山参产业发展,舒兰市将野山参产业纳入该市重点实施的“1+555”优势产业示范工程,制定《舒兰市百亿级野山参(林下参)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力争到2025年扩繁基地面积达到300公顷,成为全国野山参(林下参)产业发展示范高地。

  据了解,舒兰市目前适宜林下参种植的林地资源3066公顷,仍有扩繁空间。为了推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舒兰市立足打造“人参城”名片,打造人参种质资源培育基地,推动人参农文旅三产融合,建立舒兰贡参品牌培育机制,擦亮野山参这一“金字招牌”。

  为了进一步规划好林下参产业空间布局,舒兰市建立了林(草)长制组织、制度、目标、责任“四大体系”,将域内林区划分为483个林地网格,设置300名林长、472名护林员,负责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下经济发展等工作。

  此外,该市还建立林长制档案管理、信息公示、巡林、信息通报、警示督办等制度,推出“一林一警”、联席会议等工作方法,不断完善管理链条,守护承载林下产业的座座青山。

  延伸产业链增效益

  林下种植,种子是关键。

  地处舒兰的吉林森海林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平欧大果榛子种植、加工、销售的企业,有产业基地1000亩。为了提升种子核心竞争力,该公司在种苗繁育上建成规范的苗圃,培育出达维84-254、辽榛3号84-226、平欧110号82-11、玉坠84-310、B-21等5个优良品种。在多年经营中,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发展种植面积5000余亩,带动榛子种植户35户,形成大榛子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

  打造延伸林下产业链,是舒兰市坚持将林下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另一个重要抓手。舒兰立足域内人参中草药产业优势,投资5.19亿元建设占地面积14.4万平方米的人参及中草药健康产业园,形成人参及中草药全产业链,计划建设野山参生产加工项目、野山参酒生产项目和药食同源生产加工项目生产线5条。园区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5亿元以上。

  从更广阔的视野看,林下中草药、野山参以及其他有形和无形的景观,也能吸入森林的空气,还能呼出不可小视的经济效益。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舒兰市在新安乡百里红叶长廊举行“魅力舒兰 金秋红叶”系列活动,引得域内外游客争相打卡游玩。前三天,游客就突破5万人,同比增长300%,游玩新鲜感、参与度再创新高。这也意味着林下康养文旅成了舒兰市林下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市场推广扩影响

  隆冬时节,吉舒街道唐永全的林蛙加工基地里,晾晒着2000多只林蛙和新摘出的林蛙油。唐永全做这一行已经有20多年了,从最初自己养殖林蛙到如今收购林蛙加工林蛙油,客户也从特产店逐渐延伸到大型的保健品加工企业。产品品质过硬成为唐永全打开市场的金钥匙。现在,他每年销售林蛙5000公斤左右,加工林蛙1万公斤左右。

  品质是最好的口碑,但最好的口碑也需要市场认识和熟悉。面对数量庞大的林下产业,开拓市场、提升销量、扩大影响等一个个具体环节需要各方协调和破解。

  舒兰市委、市政府对内给政策,对外寻破冰:近年来,不仅确立了优先发展野山参(林下参)产业、中草药产业,重点发展林果产业、森林菌菜产业,统筹发展林蛙和柞蚕等经济动物放养繁殖产业,积极发展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还召开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国有林场产业项目研讨会等研讨活动,邀请省、市各级专家为该市林下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舒兰市各方面的一系列操作,让林下产业的市场销路得到了进一步拓宽,林下产业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去年以来,人参保健食品加工、中草药产业“三产”融合链建设等项目陆续签约。

  (吉林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靳旭 通讯员 肖桂仙 编辑 齐源 初审 张勇军  复审 李明丹  终审 王久权)

原标题: 林下有“道” 点“绿”成金 ——看舒兰如何发展林下经济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雾凇融媒网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吉林市融媒体中心(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雾凇融媒网、雾凇融媒APP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吉林市融媒体中心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吉林市融媒体中心(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雾凇融媒网、雾凇融媒APP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