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民生 民生新闻

金家村脱贫路上“芝麻开花”

2018-07-17 08:35    松花江网

  金家花海花廊          通讯员  于凤海

  金家村贫困户何录老两口通过养鸡增收。一些庭院经济小项目,能够解决精准脱贫的大问题。 

  扶贫项目油坊给村民带来就业机会,增加了金家村集体经济收入。        记者 璩竹林

  市市政公用局为金家村安装路灯,建文化广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记者 璩竹林

  7月15日,永吉县金家满族乡金家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农业观光项目“金家花海”正式开业,金家村贫困村民又多了一条来钱道儿。事实上,从春季开始,村里就有不少贫困村民到金家花海育苗基地打工挣钱。

  脱贫项目,开辟就业增收渠道

  金家花海开业,金家村贫困户傅长有特别高兴。几年前,傅长有突发脑血栓,“捡回来一条命,但是干不了啥重活了。”傅长有回想起当时的情况,仍然心有余悸。作为家中的顶梁柱,傅长有这场病,花去了家里的所有积蓄,一家子的生活失去了保障。

  2016年,市市政公用局和江城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包保国家级贫困村金家村。两家单位干部多次来到金家村走访,与村干部交流,走访贫困户,探讨脱贫办法。

  两家单位一致认为,扶贫要先扶志。作为省级贫困村,金家村急需“活起来”,改变目前村民的生活状态,让所有村民找到生活的目标。

  结合金家村的自然条件,2016年,包保单位出资25万余元为金家村建起了集体笨榨豆油厂,当年实现了投产。

  考虑到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村里安排傅长有在豆油厂工作。“每天厂里给我开100块钱工资,足够家里的日常开销了。”虽然一年只能有四个多月的工作时间,傅长有对这份工作还是相当满意。当时,他没想到,好事还在后头。

  今年年初,经过金家村的努力,引来一位长春投资商。这位投资商看中了金家村有山有水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投资数百万元在村里建设花海,发展乡村旅游业。

  近水楼台先得月,在花海附近居住的傅长有一家全被花海聘用,成了花海的工人。“现在我们一家四口都在花海上班,一个人一天有近100块钱的收入。孩子还养了十多箱蜜蜂,今年脱贫肯定没问题。”

  金家花海正式开业后,老傅也有了新想法。金家村距离城市比较远,他琢磨着要搞一个“农家乐”项目,为前来花海游玩的客人提供餐饮住宿服务。傅长有改造了自家的房屋,期待着游客的到来。

  与傅长有一样,在花海打工的十多户贫困户都心活了,也想搞点跟乡村旅游搭边的项目创收。

  发展脱贫项目,增强了贫困村造血能力,创造了就业机会。开发农产品市场,同样可以促进贫困户增收。市政公用局下派金家村的驻村第一书记杨威,通过微信“朋友圈”将金家村的蜂蜜、笨鸡、鸡蛋等产品,卖到了城里,买到了外地,让贫困户守家在地都能增收,赢得了村民赞誉。

  自力更生,贫困户抱团取暖

  贫困户杨延波庆幸自己赶上了今年椴树蜜的“大年”, 四箱蜜蜂能给他创造近万元的收入,这样发展下去,脱贫致富指日可待了。

  2011年,正值壮年的杨延波突发脑血栓,左手失去了知觉。杨延波觉得未来的生活是一片灰暗,“一下就麻爪了,左半拉身子动不了,啥也干不了,这一家几口咋活啊!”杨延波家原本平静的生活一下就陷入了困境。

  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后,看着身边的贫困户在包保单位的帮扶下逐渐有了起色,杨延波也动起了心思。

  他多次与村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杨威交流,向他们要主意,帮他找合适的脱贫项目。

  经过多方协调,杨延波与同为贫困户的村民张家君结成了致富伙伴。在脱贫路上先行一步的张家君将自己总结的养蜂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杨延波,并帮助他购买了蜂箱,引进了蜂群。杨延波只要在放蜂的季节及时去看护蜂群即可,即使行动不便,也力所能及。

  “我们想扩大养蜂规模,杨书记你看行不?”张家君和杨延波的想法,得到了杨威的大力支持。

  在包保单位、金家村和杨威的帮助下,张家君注册成立了永吉蜜儿蜂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更多贫困户共同走上了自力更生的脱贫致富之路。

  脱贫奔小康,一个都不能少

  金家村的贫困户,多数是因病致贫,这些人年老体迈,大多都没有劳动能力。包保单位为他们量身定制脱贫计划,再加上政策兜底能确保他们实现脱贫。

  贫困户何录老两口都已年过八旬,普通的扶贫项目都不适合他们。江城日报社党委连续两年给他们送去鸡雏。最简单的庭院养殖,能让这个贫困户一年增收一两千元。

  在市政公用局干部积极推销下,贫困户董海德家300多公斤红小豆被市市政公用局党员干部包圆了。在2017年的冬日里,这位72岁的老人再也不用顶风冒雪蹲市场叫卖了。

  贫困户白启龙的老伴弯着腰,拉着入户走访慰问扶贫干部的手激动地说:“门换好了,能关上了。要不是你们一趟趟来,我和脑血栓后遗症的老头子日子怎过?”

  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王海生为了表示对包保干部的感激之情,今年把自家菜园子全种上了香瓜,并向包保单位的干部发出了诚挚邀请,一定要来村里尝尝他亲手种的瓜。

  芝麻开花节节高,脱贫致富有盼头

  带着当初的脱贫攻坚“军令状”一路走来,市政公用局和江城日报报业集团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扶贫。

  笨榨豆油厂去年给村集体带来纯收入13万元,贫困户人均分红860元。帮扶单位帮忙打的两眼抗旱机井可灌溉水田200余公顷,村民年可增收20余万元。新打的饮水井让几百户村民喝上安全的饮用水。14盏路灯结束了金家村自然屯没有路灯的历史。金家村六社文化广场进行了硬覆盖。今年“七一”前夕,15盏路灯12个花箱再次亮化美化了金家村......这些是金家村脱贫奔小康的大事记,也是扶贫干部洒满汗水的工作日志。

  从入村调研到方案制订,从建设脱贫项目到农产品营销,从完善基础设施到增强村民技能信心,包保单位两年多努力推动,金家村的发展、贫困户的生活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

  一盏盏路灯点亮村屯,甘甜的深井水滋润心田,贫困户的泥草房改造成砖瓦房,拿到分红让人笑逐颜开……日新月异的村容村貌和越来越好的生活,不仅贫困户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金家所有村民都看到了建设美丽乡村的美好前景。

  江城日报全媒体记者/璩竹林     松花江网编辑/徐涛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家庭主妇报》、《都市新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家庭主妇报》、《都市新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曹律师(法律顾问)0432-62582887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