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吉林市

我市发布人才新政 向企业和人才送“礼包” 打造吉林省人才高地和全国一流人才生态模范城市

2021-09-06 15:11    松花江网

  松花江网讯

  8月30日上午,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一个意见、六个办法”人才政策相关情况作主旨发布,进一步提高吉林市人才新政的知晓率,加快形成对优秀人才的强大吸引力,将我市打造成为吉林省人才高地和全国一流人才生态模范城市。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和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我市近期出台了《关于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助推实施“四六四五”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和《吉林市引进万名学子“助企兴业”行动实施办法》《吉林市乡村人才振兴行动实施办法》《吉林市重点产业高端人才引进行动实施办法》《吉林市民营企业家培育行动实施办法》《吉林市“江城工匠”锻造行动实施办法》《吉林市人才回归行动实施办法》。

  “一个意见、六个办法”将中央的顶层设计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与吉林市发展实际紧密结合,通过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植梧桐树 广引凤凰来”。该政策聚焦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服务四个方面,盯住产业、盯住企业、盯住一线,重奖民营企业家、重奖科研成果转化、重奖“江城工匠”,放开事业编制使用、放开用人自主权、放开职称评定,着力打破制约人才工作壁垒。

  针对我市人才结构不优、人才总量不足、基层人才匮乏问题,我市从增加人力资源,盘活市县两级空余事业编制入手,计划利用5年时间,引进1万名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先到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服务和村挂职服务3年,再回事业单位工作。回归5000名域外吉林市籍专业技术、返乡创业、大学生等各类优秀人才。

  在我市“人才新政”中,对于引进的高端人才,将一次性给予20万元的生活补贴;对引进并签约的高端领军人才实施的重大科技研发或成果转化等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项目资助。特别是对具有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的待转化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政策给予特殊支持。我市将重奖贡献突出的企业家、松花江英才、高技能人才、返乡创业人才等各类优秀拔尖人才;将每年11月1日设立为“吉林市民营企业家节”,评选表彰一批吉林市“功勋民营企业家”“杰出民营企业家”“优秀新生代企业家”和“百强企业”。对评定的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师徒工作间”的领办人授予吉林市“技术能手”称号,并给予资金奖励;对评选出的优秀农村返乡创业人才,给予创业贴息扶持;对优秀乡村人才中推荐优秀模范人物担任“两代表一委员”,符合条件的优先推荐进入村班子或纳入村级后备队伍,进行重点培养。另外,面向优秀乡村人才开展乡镇事业单位专项招聘。同时,为了让各类人才在吉林市发展无后顾之忧,在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等方面都有一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在人才资金投入保障上,设立人才专项资金,市、县两级已形成1亿元左右的人才专项资金投入规模。

  相关负责人就我市人才新政答记者问

  8月30日,在吉林市“一个意见、六个办法”人才政策新闻发布会上,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就我市人才新政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问:在吸引高校毕业生择吉留吉就业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

  答:一是对在我市规上民营企业初次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两项补贴”。高校毕业生与企业签订5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的,给予生活补贴和住房补贴。生活补贴方面,我市将给予“985”“211”院校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每人每月2000元;其他院校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每人每月1000元;“985”“211”院校本科毕业生(不含清华、北大)每人每月500元,其他院校本科毕业生每人每月300元,补贴连续发放5年。住房补贴方面,我市将对5年合同期满,以本人身份在我市购房的,凭购房发票一次性发放住房补贴。其中,“985”“211”院校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10万元;其他院校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5万元;“985”“211”院校本科毕业生(不含清华、北大)3万元;其他院校本科毕业生2万元。

  二是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给予创业资助和创业补贴。对毕业5年内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每年选拔出10个优秀创业团队资助10万元~50万元。离校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首次注册创业企业,从事个体经营并担任法定代表人或经营者,正常运营一年以上的,可申请5000元初次创业补贴。

  三是对吸纳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的用人单位,给予见习补贴。对组织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中职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的单位,按照我市最低工资标准给予就业见习补贴,就业见习期为3~12个月。对见习期满留用率达到50%以上,并与留用人员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见习单位,每留用1人给予2000元带教补贴。

  四是对吸纳驻吉高校和吉林市籍应届大学毕业生实习的用人单位,给予实习补贴。鼓励用人单位吸纳驻吉高校和全国高校吉林市籍应届大学毕业生参加实习,对实习后与我市用人单位签订3年以上聘用合同并缴纳社保的,按标准给予500元~1000元实习补贴,最高补助3个月。

  问:对支持优秀人才返乡创业有哪些创新举措?

  答:此次出台的《吉林市乡村人才振兴行动实施办法》,总体目标是利用5年时间,重点回引、培养和支持1000名左右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人才。每年开展一次“吉林市优秀农村返乡创业人才”评选活动,每次评选20人,对符合条件的个人创业者可以给予最高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每两年评选一次“乡土专家”,每次评选50人,一次性给予1万元奖励;不断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每年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000名、高素质农民3000人;每两年开展一次乡村人才技能大赛,对参赛成绩合格以上选手直接认定相应的技能等级,对成绩优异、符合条件的选手优先认定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技能等级;支持优秀乡村人才领办创办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支持优秀乡村人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面向优秀乡村人才开展乡镇事业单位专项招聘等。

  问:我市在加强企业家培育、提升企业家素质方面将采取哪些举措?

  答:一是加强企业家教育培训。明确相关专项资金向企业家培育倾斜,改变以往插入到党政干部培训班方式,独立成班到发达地区培训等,每年分3~4批次组织年轻企业家和企业带头人到浙江、深圳等发达地区学习培训,每期40余人15天左右,学习先进经验,拓展思维视野,提升发展能力。

  二是开办“吉林企业家大讲堂”。对全市“四上”企业负责人及中小企业负责人进行培训,扩大受教育面,每年培训1000人以上,争取2年内全员培训。

  三是搭建企业家交流平台,定期开展民营企业家沙龙,加强信息沟通,促进互动合作。组织新生代企业家与职能部门、行业机构和优秀企业家座谈交流,对新生代企业家在发展过程中的困难、疑惑和问题进行指导。每年组织优秀民营企业家到先进地区与知名企业家对接交流合作,更新发展理念,提升发展水平。

  四是加快企业家、新生代企业家素质培养提升。制定江城企业家素质提升规划和实施年轻一代企业家健康成长促进计划,加强跟踪教育管理,提升政治素养、能力素质和整体水平。组织新生代企业家到干部学院、党性教育基地等进行培训,到党政机关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部门锻炼,帮助其开阔视野、提升素质、快速成长。

  五是注重培养发展符合条件的新生代企业家加入中国共产党,优先推荐政治素质好、企业实力强、社会贡献大、各方评价优的新生代企业家到工商联、青联等社会团体任职。

  问:我市对科技领域人才创新创业,有哪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答:我市将从人才类项目支持、科技金融扶持和荣誉激励三个方面支持科技领域人才在吉创新创业。在人才类项目支持方面。一是对行业科技领军专家的支持。经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评定的行业科技领军专家,在吉创新创业,可申报相关行业和领域人才类项目。创业类项目扶持资金100万元~500万元;柔性引进的域外科技领军专家与本市单位合作开展的创新研究类项目,扶持资金不超过50万元。二是对青年人才的培育。40周岁以下,取得博士学位或者副教授职称,并且在其所在科研领域取得高水平成果的优秀青年科研人才,可以申报“杰出青年人才培养专项”,扶持资金不超过10万元。三是创办创新创业大赛。科技工作者可以参加科技局组织的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一、二、三等奖的项目,可获得不超过20万元的无偿资金资助。

  在科技金融扶持方面,市科技局积极帮助发展初期的企业寻找投资公司合作,解决资金问题。与产投旗下科技类投资子公司达成协议,由其提供天使投资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吉林籍“三高”人才(高学历、高职位工作经历、高技术能力)回乡创办的科技企业,根据项目投资强度,一次性给予不超过项目投资总额30%,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天使投资资金支持。

  在荣誉激励方面,推荐我市引进的科技领域高端人才申报国家重点人才计划和吉林省的“长白山人才工程”;对高校、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中的院士工作站等单位组织所属人才,参加各类国家和省级、市级人才评选,实行优先推荐,倾斜支持;在吉林市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项目,优先推荐给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吉林赛区)赛事。

(松花江网编辑 徐涛)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陈律师(法律顾问)0432-62099222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

文档附件